相州山池作

尝怀谢公咏,山水陶嘉月。
及此年事衰,徒看众花发。
观鱼乐何在,听鸟情都歇。
星汉流不停,蓬莱去难越。
邺中秋麦秀,淇上春云没。
日见尘物空,如何静心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相州山池作》是唐代诗人张说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晚年对自然美景的感怀以及内心的孤寂。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张说(667年—730年),字道济,一字说之,唐代文学家、诗人与政治家。他原籍范阳(今河北涿县),后来迁居河东,最后定居洛阳,世称张公。张说在政治生涯中曾担任多种官职,最终被贬为相州刺史。
  • 张说的文学成就极高,其诗歌创作涉及多个题材,包括山水田园、边塞征战和咏史怀古等。他的许多诗篇反映了唐代社会的政治风貌和个人情感。
  1. 诗词原文
    尝怀谢公咏,山水陶嘉月。
    及此年事衰,徒看众花发。
    观鱼乐何在,听鸟情都歇。
    星汉流不停,蓬莱去难越。
    邺中秋麦秀,淇上春云没。
    日见尘物空,如何静心阙。

  2. 诗歌赏析

  • 山水之美:诗歌开篇即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色的向往。“尝怀谢公咏,山水陶嘉月”两句表明张说曾在年轻时有效仿谢灵运游览山川名胜的愿望,然而时光荏苒,年高体弱使他难以再有机会亲历山水之美。
  • 岁月变迁:“及此年事衰,徒看众花发”,这里反映了诗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失去了年轻时的活力和兴趣,只能看着周围繁华盛开的花朵,感受着生命的无常和自然的更迭。
  • 内心世界的抒发:“观鱼乐何在,听鸟情都歇”,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生物声音的怀念,曾经的乐趣如今荡然无存,只有心灵的空虚和寂寞。
  • 宇宙观照:“星汉流不停,蓬莱去难越”,通过描写银河长流和蓬莱仙山的传说,传达出诗人对超然物外、超凡脱俗境界的向往。
  • 现实感慨:“邺中秋麦秀,淇上春云没”,这两句描绘了具体地点的景象,反映出诗人对故乡风物的眷恋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力感。
  • 心境表达:“日见尘物空,如何静心阙”,表达了诗人面对繁华落尽的现实时感到的心灵空洞和寻求宁静的内心矛盾。

《相州山池作》不仅体现了张说作为一位文人墨客对自然美的热爱,也深刻地反映了他晚年的心境变化和对人生境遇的省思。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唐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