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濠州田中丞出猎

东城晓出静尘埃,紫画神旗向日开。
锦袖半攘争捧辔,银鞍不下小传杯。
马盘草上朱弓满,雁落云中白羽回。
晚向三通残鼓尽,北原千骑卷行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观濠州田中丞出猎》是唐代诗人张祜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以下是对该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张祜,唐代著名诗人和官员,以其才华横溢和仕途经历丰富著称。他的诗歌多以描写自然景观、表达个人情感为主,风格清新脱俗,语言简练明快。
  2. 诗歌原文及翻译:《观濠州田中丞出猎》的原文如下:“东城晓出静尘埃,紫画神旗向日开。锦袖半攘争捧辔,银鞍不下小传杯。马盘草上朱弓满,雁落云中白羽回。晚向三通残鼓尽,北原千骑卷行来。”翻译成现代汉语为:“在东方的清晨,我静静地离开了尘世的喧嚣,来到了濠州的田中丞处。他手举着紫色的旗帜迎接晨曦的到来,显得格外庄严。我的衣袖被半遮半掩地挽起,竞相追随他的步伐;而那银色的坐骑则安静地停在一旁,仿佛在等待主人的吩咐。在草地上,他的弓箭已被拉满,而远方的鸟儿也似乎因惊扰而飞回天空。”当夜幕降临时,三通残破的鼓声渐渐消散,北方的原野上,成群的军队正浩浩荡荡地行进。
  3. 诗歌鉴赏:这首诗通过描绘田中丞的出行场景,展现了一幅生动的自然与人文交融的画面。首句“东城晓出静尘埃”便勾勒出了一种宁静而肃穆的氛围。随后的内容则详细描绘了出行队伍中的人们以及他们的动作和马匹,从服饰到行为都细致入微,体现了唐代社会的风貌。
  4. 文化背景:张祜生活在一个充满变革的时代,唐朝由盛转衰的过程中,各种社会矛盾和冲突不断。这首诗可能是在他的政治生涯中某个特定时刻创作,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观濠州田中丞出猎》不仅是一首描绘人物和环境的佳作,更是唐代社会生活的一个缩影。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和欣赏,不仅能够感受到唐代诗歌的魅力,也能更深入地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和社会状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