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贾岛

少年为理但公清,鸿渐行中是去程。
莫恨长江为短簿,可能胜得贾先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刺贾岛》是唐代张蠙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通过对比与反讽的手法,对贾岛的为官之道进行了辛辣的讽刺。下面将深入探讨这首诗的内容、背景及其艺术特色:

  1. 作者简介
  • 贾岛(779—843)是唐代著名诗人,字阆仙,范阳(今河北省涿州市)人。他年轻时出家为僧,法号无本,后还俗。贾岛以苦吟诗闻名于世,与孟郊并称“郊岛”,其诗歌风格清丽、含蓄,常以简洁的语言表达深远的意境。
  • 贾岛一生屡试不第,曾做过遂州长江县主簿等小官。其为官期间,虽清廉公正,但也因直言进谏而被贬。
  1. 诗作原文:《刺贾岛》是唐代诗人张蠙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原文如下:
    少年为理但公清,
    鸿渐行中是去程。
    莫恨长江为短簿,
    可能胜得贾先生?

  2. 内容解析

  • “少年为理但公清”:这句话通过“少年”二字,点明贾岛年轻时就秉持公正清廉的原则,表明其为官伊始便有此品质。
  • “鸿渐行中是去程”:此句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形容贾岛仕途中的艰难与曲折,暗喻其虽有远大的志向,但道路坎坷,充满挑战。
  • “莫恨长江为短簿”与“可能胜得贾先生”:通过对比与反思,诗人表达了对贾岛遭遇的同情与理解,同时也透露出对其才华的认可。
  1. 艺术特色
  • 通过对贾岛为官经历的描写,展现了其性格中的正直与执着,同时也揭示了官场的复杂与艰辛。这种写法既展示了人物形象,又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 运用对比与反讽的手法,使诗歌在表达批评的同时,也蕴含着对贾岛人格的赞美。这种巧妙的艺术处理,使得整首诗歌既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刺贾岛》不仅是一首表现贾岛生平与为官之道的诗歌,更是一首蕴含丰富哲理和人文情怀的作品。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现了唐代诗歌的风采,也为后世读者提供了了解唐代文人生活、思想和情感的重要窗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