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门关野望

高关闲独望,望久转愁人。
紫塞唯多雪,胡山不尽春。
河遥分断野,树乱起飞尘。
时见东来骑,心知近别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雁门关野望》是唐代诗人许棠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容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许棠,字文化,宣州泾县人。年五十始登进士第,授为泾县尉。后任虞州从事。乾符六年前后,任江宁丞,不久归居。
  1. 诗歌原文
    高关闲独望,
    望久转愁人。
    紫塞唯多雪,
    胡山不尽春。
    河遥分断野,
    树乱起飞尘。
    时见东来骑,
    心知近别秦。

  2. 诗意解析

  • 高关闲独望:描绘了诗人站在高高的城墙之上,独自远眺的情景,表达了一种孤寂与远望的情绪。
  • 望久转愁人:描述了诗人因长时间眺望而感到忧愁的心情,这种忧愁可能源于对家乡的思念或是对远方的不确定感。
  • 紫塞唯多雪,胡山不尽春:这句诗通过对比,展现了西北边塞的荒凉与春天的到来,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观的感受以及对于生活变迁的感慨。
  • 河遥分断野,树乱起飞尘:进一步描绘了边塞景象的辽阔与苍凉,河水的遥远、树木的纷扰都增添了画面的动感和深度。
  • 时见东来骑,心知近别秦:这里“东来骑”可能指的是从东方而来的使者或军队,而“近别秦”则暗指作者即将离开长安返回故乡,表达了离别的哀愁和对故土的眷恋。

《雁门关野望》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边塞风光的深刻感悟,也表达了他对个人命运和国家兴衰的深切关注。作为唐代诗歌的代表之一,它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当时社会背景和文化氛围的重要窗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