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关闲独望,望久转愁人。
紫塞唯多雪,胡山不尽春。
河遥分断野,树乱起飞尘。
时见东来骑,心知近别秦。
【注释】
雁门关:位于山西省代县西北,是长城上著名的关口。紫塞:指边地,多指北方边境地区。胡山:泛指边疆的山脉。东来骑:来自东方的骑兵。
【译文】
站在高高的雁门关上远远眺望,眺望久了使人感到忧郁。在塞外只有雪,而山上却春色无边。河水遥隔,将原野分成了两半,树丛纷乱,扬起阵阵飞尘。时常可以见到从东面来的骑士,心中知道这是即将与亲人分别的日子。
赏析:
诗的前两联写景。首句“高关闲独望”中的“高关”指雁门山,它耸立于山西代县西北黄河边上,形势十分险要,是古代重要的关隘。诗人登上高关后,放眼四望,只见远处群山连绵起伏,一片苍茫。次句“望久转愁人”,写诗人久久地凝望着远山,内心不禁泛起层层愁绪。这里的“愁”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悲凉之情,也反映了当时国事家事的烦忧。第三联写近景。“紫塞唯多雪”、“胡山不尽春”,诗人的视线由远及近,由山峦转向了塞外的景色,描绘了塞北的严寒和边陲的辽阔。“河遥分断野”中“河”指的是黄河,“分断野”是指黄河水势浩大,奔腾不息,将广阔的原野分割开来。这句诗描绘了边塞壮阔的自然风光,同时也暗示了边关的战事频繁,将士们戍守在外,不能返回家乡。“树乱起飞尘”,写风吹动树上的落叶,扬起漫天的尘土,这既是实景描写,也是暗喻了边关战事频繁,将士们戍守在外,不能归家的苦楚。最后一句“时见东来骑”,诗人目光再次移向远方,只见有一群来自东方的骑士正在疾驰而过。这里,诗人通过“东来骑”这个意象,表达了自己对家人的思念之情。“心知近别秦”中“近别秦”即指诗人自己即将离开故乡,去到边关戍守。整首诗通过诗人对雁门山的远观和近望,以及对其所见所感的描述,表现了诗人身处异地、思乡心切、忧虑国事的情感。同时,诗中还融入了对边关壮丽风光的赞美和对战争带来的苦难的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