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难二十篇并序 其四 第四章明无相虚融

君不见决定法中无决定,虚妄颠倒是菩提。
若心分别菩提法,分别菩提还复迷。
若了此迷无分别,迷与分别即菩提。
分别菩提非一异,恒一同体不相离。
安住性空真实性,空性无空亦不齐。
同体大悲含一切,故知真性不乖迷。
只此昏迷即无性,亦复不论齐不齐。
若舍尘劳更无法,喻若莲花生淤泥。
如来法身无别处,普通三界苦泥犁。
三界泥犁本非有,微妙谁复得见蹊?
行路难,路难本自是泥洹。
内外身心并空寂,颠倒贪嗔何处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行路难》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组诗,共20首,每首16句,分上、下两卷,写于天宝三载(公元744年)。其中第四十一篇为“明无相虚融”,此篇以问答的形式叙述了作者对人生和世事的思考。全篇围绕着“无相”与“虚融”的主题展开,探讨了人生的困境、社会的矛盾以及个人命运的问题。

在《行路难》中,“明无相虚融”是其中的一章,它通过一系列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出作者对人生和世事的看法。诗人以问答的形式,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一方面强调“无相”,即不执着于物质的得失、名利的争夺;另一方面提倡“虚融”,主张在现实生活中保持一种淡泊的心态,学会随遇而安。

整篇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