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文尧对庭前千叶石榴

一朵千英绽晓枝,彩霞堪与别为期。
移根若在芙蓉苑,岂向当年有醒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奉和文尧对庭前千叶石榴》是唐朝诗人黄滔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庭前千叶石榴的美丽景象,还蕴含着作者深刻的情感和哲思。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及其背景:

  1. 作者简介
  • 黄滔的生平:黄滔(840—911)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其诗作多以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尤擅长五言律诗。他的作品在当时受到文人雅士的喜爱,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文学成就:黄滔的作品在唐代诗歌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他的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微之美。在《奉和文尧对庭前千叶石榴》中,黄滔用寥寥数语勾勒出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示了其精湛的艺术造诣。
  1. 诗歌原文及翻译
  • 原文:一朵千英绽晓枝,彩霞堪与别为期。移根若在芙蓉苑,岂向当年有醒时。
  • 译文:清晨,千朵鲜花竞相绽放,如同千颗明珠闪烁。彩霞如梦似幻,仿佛能与人道别。若是这树根移植到芙蓉园,又怎会忘记那曾经清醒的日子?
  1. 诗歌赏析
  • 意象运用:诗中的“千英”喻指众多花朵,形象地描绘了晨光中花丛的盛景。“彩霞”则作为背景,增添了画面的浪漫色彩。
  • 情感表达:通过“堪与别为期”一句,诗人表达了一种惜别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 哲理思考:整首诗虽然只是描绘了一个早晨的景象,但也隐喻了人生短暂的道理,以及人们对美好时光的记忆和珍惜。

《奉和文尧对庭前千叶石榴》不仅是一首美丽的诗歌,更是黄滔深邃情感和丰富哲思的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品鉴,不仅能领略到唐代文人的艺术成就,还能深入理解诗人的情感世界和生活哲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