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汞二阴,还丹之心。
相制不难,人迷不寻。
学者不见,徒费千金。
堪得指教,作福拯贫。
如斯之用,天人不嗔。
非道破除,天之大怒。
恶病加之,遭官刑狱。
还丹歌 其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还丹歌·其七》是唐代诗人杨行真人的作品,全诗共五句:
第一句“赭涂四壁”:“赭涂四壁”指的是炼丹场所墙壁的装饰色,用赭石染色,用以形容炼丹场所的庄严与神秘。赭石是一种天然的矿物颜料,因其颜色深沉、质地坚硬,常用来作为装饰材料,象征着炼丹场所的神圣与庄重。
第二句“丹守圆扉”:“丹守圆扉”描绘了炼丹士人在炼丹时守护门户的场景,强调了炼丹士人对于炼丹过程的专注与严谨。这里的“丹”指的是炼制出的丹药,而“圆扉”则是指炼丹时的门窗,象征着炼丹过程中的封闭与安全。
第三句“紫烟袅袅”:“紫烟袅袅”形容炼丹过程中烟气缭绕的景象,增添了一种神秘而又美丽的氛围。紫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常与高贵、神秘联系在一起,因此“紫烟”不仅描绘了烟气的颜色,也隐喻了炼丹过程的高雅与超凡脱俗。
第四句“绿苔青霭”:“绿苔青霭”描绘了炼丹场所周围的自然环境,暗示了炼丹过程的长久与深远。绿苔和青霭都是自然界中常见的元素,代表着生命力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通过描绘这些自然景象,诗人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即在炼丹修道的过程中,人们可以超越尘世的纷扰,达到与自然合一的境地。
最后一句“白云苍狗”:“白云苍狗”借用了《易经》中的卦象来解释天地万物的变化,强调了世事多变、难以预料的特点。这里的“白云”和“苍狗”分别代表了天空中的云彩和地上的狗,它们共同构成了一幅动态变化的图景。通过比喻世事变幻莫测,诗人表达了对于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和对超脱世俗的向往。
《还丹歌·其七》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幅展现炼丹士人生活状态与内心世界的画面。它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炼丹修道过程中的艰辛与美丽,以及炼丹士人对于自然、生命和宇宙奥秘的探索和领悟。这首诗不仅是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现代人提供了一种独特的审美体验和文化思考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