苇谷

水会三川漾碧波,雕阴人唱采花歌。
旧时白翟今荒壤,苇谷凄凄风雨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苇谷》是一首出自唐代的七言绝句,作者是郑玉。下面将介绍该作品的文学背景、内容、作者生平以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1. 文学作品介绍
  • 作者简介:《苇谷》的作者郑玉,字廷玉,原籍河南荥阳,祖父郑亮曾任鄚州司马,父亲郑泰官至武卫大将军侍太常卿。郑玉幼年在本地读书习武,有老成之风,至20岁展现济世之才。
  • 作品形式:作为一首七言绝句,《苇谷》以其简短的形式和丰富的意象展示了唐代诗歌的特色。
  1. 诗词原文与翻译
  • 原文:《苇谷》原文为“水会三川漾碧波,雕阴人唱采花歌。旧时白翟今荒壤,苇谷凄凄风雨多”,描述了一幅宁静而凄凉的自然景色。
  • 翻译:水汇聚三川,水面泛着碧波;在雕梁画栋的荫影下,人们吟唱采花歌谣。昔日的白翟如今荒芜,芦草凄切地摇曳,风雨中更显萧瑟。
  1. 文学价值与影响
  • 艺术特色:这首诗不仅在形式上体现了唐代诗歌的特点,如精炼的语言和深邃的情感,也在内容上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感慨。
  • 历史地位:在唐代乃至中国文学史上,《苇谷》作为一首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态度。它不仅是文学创作中的珍品,也是研究唐代文化和社会的重要文献。

《苇谷》不仅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了无数读者,也以其深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在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通过对这一经典之作的介绍,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唐代文学的魅力,感受古人的智慧和情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