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雨且冻山径滑,是谁作此琉璃变?
腊月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腊月雨》—— 诗中的冬日哀歌
查慎行,一个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留下浓重一笔的名字,他不仅是康熙三十二年的举人,还因《佩文韵府》而名声大噪。他的文学造诣,特别是诗歌创作,更是受到当时文人墨客的推崇。其中,《腊月雨》这首诗,便是他对冬日景象深刻描绘与内心情感抒发的产物。
诗中“五行递休旺,岁晏阴亢阳”开篇即点明时令与天气的变迁。诗人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写,引出了对人间冷暖的感慨。“曾是冰霰晨,际兹淫潦妨”,通过对比冰霰和淫雨,映射出自然界的无常和人间的苦楚。
“一旬恒雨若,物性遂失常”则进一步揭示了连绵细雨对万物生长的不利影响,使得万物无法按照自然的规律生长,而是被雨水所困。“南山慰朝隮,四野烟霾并”,“南山”象征着坚韧不拔,但“烟霾并”却暗示着山的孤寂与无助。这两句不仅展示了自然景观的变幻莫测,也折射出诗人心中对于自然与人生境遇之间微妙关系的深思。
诗中不乏生动的景象描述,如“百草萋以绿,苔枝竞芬芳”。这些细节描写让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人所描述的景象之中,感受到了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美。同时,诗中的意象也富有哲理,如“阶前蚯蚓出,檐角春鸠鸣”,既有自然生态的写实,也有生命力量的象征。
《腊月雨》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诗作。诗人通过对冬天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生命无常和社会变迁的感慨,同时也展现了诗人自身对于生活、自然和人文的思考。查慎行的这首作品,无疑在中国古典诗词宝库中增添了一抹亮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