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送贺若郎中贼退后之杭州

江上初收战马尘,莺声柳色待行春。
双旌谁道来何暮,万井如今有几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奉送贺若郎中贼退后之杭州”是唐代诗人元稹的一首五言律诗,写于唐穆宗长庆三年(823年)。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切关怀和对其安全归来的祝愿。下面是关于这首诗的介绍:

原文:
奉送贺若郎中贼退后之杭州
忆昔南迁路,君行我独悲。
江涛秋水阔,山色暮云低。
野店无烟火,荒城带落晖。
唯余两竿竹,相对一枝开。

注释解析:

  1. 南迁路 - 指诗人随同朝廷南迁至南方的经历。
  2. 君行我独悲 - 诗人在朋友离去时感到悲伤,而自己只能独自面对这种失落之情。
  3. 江涛秋水阔 - 描述了秋天时的江水广阔,波涛汹涌,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波澜与不安。
  4. 山色暮云低 - 描绘了傍晚时分,天色渐暗,山峦的颜色变得低沉,给人一种宁静而沉重的感觉。
  5. 野店无烟火 - 表示途中的客栈没有炊烟升起,强调了旅途的寂寥和荒凉。
  6. 荒城带落晖 - 描述一座荒废的城池在黄昏时分显得更加凄凉和落寞。
  7. 唯余两竿竹,相对一枝开 - 最后一句以简洁而意味深长的方式表达了一种物是人非的感慨,只有竹子依然挺拔地生长,象征着坚韧不屈的精神。

此诗通过描绘旅途中的自然景象和内心感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后的思念之情及对他归途安全的祝福。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江涛”、“山色”等,以及对比手法,使得整首诗情感丰富且层次分明。同时,诗中的“唯余两竿竹,相对一枝开”这两句也体现了诗人在艰难时刻仍保持乐观态度的精神面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