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白盐山

占断瞿塘一峡烟,危峰迥出众峰前。
都缘顽梗揎浮世,遮莫峥嵘倚半天。
有树只知引鸟雀,无云不易驻神仙。
假饶突兀高千丈,争及平平数亩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咏白盐山》是唐代诗人刘隐辞的作品,表达了他对于当时社会现状的不满与忧虑。这首诗作于许太尉镇守宁江时,刘隐辞被辟为节度掌书记。然而,当刘隐辞提出规劝时,却遭到宗宪的拒绝,并因此被贬谪。

从文学角度来看。刘隐辞以其精湛的诗歌技巧和深邃的意境,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巧妙结合,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以及对世事的深刻洞察。《咏白盐山》通过描写瞿塘峡的自然景观,抒发了诗人对于武夫横行、世态炎凉的感慨,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现实。

从历史背景来看,这首诗是在唐朝安史之乱后的动荡时期创作的。许宗宪作为武将出身的节度使,其统治风格较为粗暴,而刘隐辞则是一位文官,他的直言不讳引起了宗宪的反感。尽管最终宗宪没有杀他,但此事也反映了唐代官场中文臣与武夫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从艺术手法上来看,刘隐辞运用了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通过对白盐山的独特描绘,不仅赞美了大自然的美,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批判。这种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使得《咏白盐山》成为了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

从文化价值方面来看,这首诗不仅是刘隐辞个人才华的体现,也是唐代文人对于国家和民族命运关切的一种表现。在那个动荡的时代背景下,刘隐辞通过自己的作品传达了对于正义和理想的追求,这种精神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咏白盐山》不仅仅是一首诗歌,它更是一段历史记忆,一种文化符号,它所蕴含的深刻思想、丰富情感和独特艺术性,至今仍值得人们去品味和研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