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花钿

傅粉销金剪翠霞,黛烟浓处添铅华。
也知曾伴姮娥笑,将来村里卖谁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花钿》是唐代诗人卢承丘创作的一首描写花钿精美与命运无常的诗作。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1. 诗歌原文
  • 傅粉销金剪翠霞,黛烟浓处添铅华。
  • 也知曾伴姮娥笑,将来村里卖谁家。
  1. 诗歌背景
  • 卢承丘,五代至宋初潭州长沙人,喜作落韵诗,多讽骂之意。《芙蓉集》不传。年八十卒于所居。
  • 这首诗创作时间不详,但可以肯定的是它是在唐代完成的。
  1. 诗歌赏析
  • 首句“傅粉销金剪翠霞”以“傅粉”开篇,形象地描绘了花钿上涂抹的金粉如同晨曦中的霞光,闪烁着金色的光芒,而“销金剪翠霞”则进一步强调了花钿设计的精巧与色彩的丰富,展现出一种华丽而神秘的美感。
  • 次句“黛烟浓处添铅华”,将目光聚焦于花钿的细节之处,通过“黛烟浓处”这一描述,暗示了花钿上使用了深邃的黑色(黛)与鲜艳的红色(铅华),这两种颜色的对比,不仅增添了花钿的层次感,也赋予了其更加生动和富有生命力的形象。
  • 后两句“也知曾伴姮娥笑,将来村里卖谁家”从花钿的使用者角度出发,提出了一个富有哲理性的思考。这句话表达了对花钿命运的感慨,以及对其未来归宿的无奈和好奇。

《题花钿》是唐代诗人卢承丘创作的一首描绘花钿精美与命运无常的诗作。这首诗以其细腻的笔触、丰富的色彩和深刻的哲理内涵,展现了唐代诗人对于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可以领略到唐代文化的深厚底蕴,还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生命和自然的独特理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