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终南柳处士

五老正相寻,围棋到煮金。
石摧丹井闭,月过洞门深。
猿鸟三时下,藤萝十里阴。
绿泉多草气,青壁少花林。
自愧非仙侣,何言见道心。
悠哉宿山口,雷雨夜沈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过终南柳处士》是唐代诗人卢纶的作品之一。该诗描绘了终南山下,一位隐士的生活状态,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观和隐士的内心体验,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

在诗歌的结构上,“过终南柳处士”采用了传统的五言绝句形式,这种形式简洁明快,易于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意境。首句“五老正相寻”,以五老峰的传说为背景,暗示了隐士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其与自然的紧密关系;紧接着的“围棋到煮金”,用围棋对弈比喻时间之长久,而“煮金”则形容时间的漫长和珍贵。这些意象都为读者勾勒出了一幅宁静而又深邃的画面。

从情感表达上来看,这首诗透露出一种超然世外的情怀。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远离尘嚣、归隐山林的向往。“自愧非仙侣”一句,不仅显示了诗人的谦逊与自我反省,也反映了他对于修行者境界的追求。此外,“何言见道心”更是直接表达了他对超脱俗世、达到心灵自由境界的渴望。

诗中的自然景观描写细腻而富有象征意义。例如,“猿鸟三时下”“藤萝十里阴”等句子,不仅描绘了自然生态的丰富多样性,也象征着隐士生活的宁静与闲适。这些自然元素不仅是诗人观察的结果,也是他心境的外化,体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状态。

《过终南柳处士》不仅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赢得了后世的认可,更以其深邃的思想内涵启迪着人们对于自然、生活乃至心灵归宿的思考。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唐代文人的生活哲学和审美情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