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观遇张侍御

碧落忘归处,佳期不厌逢。
晚凉生玉井,新暑避烟松。
欲醉流霞酌,还醒度竹钟。
更怜琪树下,历历见遥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开元观遇张侍御》是唐代诗人钱起的作品之一。下面将详细介绍此首作品的文学背景、主题内容及其艺术特色:

  1. 作者简介
  • 钱起,字仲文,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区)人,唐代“大历十才子”之一。他以五言诗为主,尤擅长送别酬赠之作和有关山林诸篇,常流露追慕隐逸之意。钱起曾因仕途不顺而多次辞官,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脱俗,具有鲜明的个性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1. 文学风格
  • 《开元观遇张侍御》展现了钱起典型的山水田园诗风,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宁静致远的情感。诗中的“碧落忘归处”、“晚凉生玉井”、“新暑避烟松”等描绘了一幅秋日傍晚在高山之上与友人共饮的画面,使人仿佛置身于那静谧而又美丽的环境中。
  1. 主题内容
  •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诗中描述晚风轻拂、泉水清凉的美景,以及新夏时节避暑于松林之中的惬意,这些元素共同构建了一个远离尘嚣、心灵得以净化的理想境界。
  • 通过与张侍御的相遇,诗人进一步抒发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人生境遇的感慨。诗中的“佳期不厌逢”不仅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追求,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生命意义的深刻反思和领悟。
  1. 艺术特色
  • 在《开元观遇张侍御》中,钱起使用了丰富的象征和隐喻手法。如“琪树”象征着高洁的品格,而“遥峰”则暗示着遥远而崇高的理想。这些意象的使用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 诗的语言清新明快,节奏和谐流畅,读来让人心旷神怡。同时,钱起在用词上也十分讲究,每一个字都恰到好处地衬托出了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钱起的《开元观遇张侍御》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小诗,更是一幅展示自然之美和人文情怀的画卷。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对于喜爱古典文学的人来说,深入研究和欣赏这样的作品,无疑能够增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