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静信推分,灌园乐在兹。
且忘尧舜力,宁顾尚书期。
晚景采兰暇,空林散帙时。
卷荷藏露滴,黄口触虫丝。
三径与嚣远,一瓢常自怡。
情人半云外,风月讵相思。
山园栖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山园栖隐》是唐代诗人钱起所创作的一首诗。诗中描绘了作者远离喧嚣、归隐山林的生活状态和心境。下面将详细介绍该作品:
作者简介:钱起,字仲文,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也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他出身于吴兴(今浙江湖州市),在唐玄宗天宝十载(751年)进士及第之后,历任校书郎、考功郎中、翰林学士等多个职位,展现了其卓越的政治才华和文学造诣。
诗作原文:守静信推分,灌园乐在兹。且忘尧舜力,宁顾尚书期。晚景采兰暇,空林散帙时。卷荷藏露滴,黄口触虫丝。三径与嚣远,一瓢常自怡。情人半云外,风月讵相思。
诗作鉴赏: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情感传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和向往。诗中的“三径”与“嚣远”对比鲜明,表达了一种远离世俗喧嚣、追求心灵宁静的境界。此外,“一瓢常自怡”更是体现了钱起对于简朴生活的满足与享受,同时也反映了他淡泊名利、安享晚年的心态。
文化价值:作为唐代文学作品,《山园栖隐》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是研究唐代文人生活、情感以及哲学思想的珍贵资料。诗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和审美情趣,至今仍能给现代人以启迪和影响。
《山园栖隐》作为钱起的代表作之一,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影响了无数后人,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