僻陋病者居,蒿莱行径失。
谁知簪绂贵,能问幽忧疾。
珂声未驻门,兰气先入室。
沉痾不冠带,安得候蓬荜。
清扬去莫寻,离念顷来侵。
雀栖高窗静,日出修桐阴。
枕上忆君子,悄悄唯苦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僻陋病者居,蒿莱行径失。
谁知簪绂贵,能问幽忧疾。
珂声未驻门,兰气先入室。
沉痾不冠带,安得候蓬荜。
清扬去莫寻,离念顷来侵。
雀栖高窗静,日出修桐阴。
枕上忆君子,悄悄唯苦心。
《卧病,李员外题扉而去》是唐代诗人钱起创作的一首古诗。该诗全文如下:
僻陋病者居,蒿莱行径失。谁知簪绂贵,能问幽忧疾。
珂声未驻门,兰气先入室。沉疴不冠带,安得候蓬荜。
清扬去莫寻,离念顷来侵。雀栖高窗静,日出修桐阴。
枕上忆君子,悄悄唯苦心。
这首诗通过对李员外来访后离去的场景描写,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意以及内心的思念之情。钱起通过简洁的语言,将李员外的来访与离去描绘得细腻而深刻,让读者能够感受到那份真挚的情感和深深的怀念。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文人交往风气,展现了当时文人之间的友谊和相互尊重的文化传统。
在文学价值方面,《卧病,李员外题扉而去》不仅展示了钱起精湛的诗歌艺术,还反映了唐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文化氛围。通过对李员外来访的细节描写,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对友人深厚的感情。这种细腻的感情表达,使得这首诗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李员外题扉而去》不仅是一首情感真挚的诗歌,也是一部反映唐代社会风貌的文学作品。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文化内涵,成为后世研究古代文化和文学的重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