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山种松柏,南山种蒺藜。
出入虽同趣,所向各有宜。
孔丘贵仁义,老氏好无为。
我心若虚空,此道将安施。
暂过伊阙间,晼晚三伏时。
高阁入云中,芙蓉满清池。
要自非我室,还望南山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北山种松柏,南山种蒺藜。
出入虽同趣,所向各有宜。
孔丘贵仁义,老氏好无为。
我心若虚空,此道将安施。
暂过伊阙间,晼晚三伏时。
高阁入云中,芙蓉满清池。
要自非我室,还望南山陲。
《同王十三维偶然作十首·其二》是唐代诗人元稹的作品。这首诗创作于唐元和六年(公元811年),当时元稹正处在宦海沉浮之中,仕途坎坷,生活困顿。这首诗以写景抒情的方式表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者的向往之情。
诗中描述了春天的景色,以及作者在春光中的所见所感。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生活的不满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人也借此抒发了自己内心的郁闷和无奈之情。
全诗如下:
花落家童未扫时,鸟啼山客未招处。
竹影和月澹清辉,松声带风多暗度。
闲眠不觉晓窗曙,幽梦还随芳草渡。
何处青山可寄身?何人绿酒堪为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