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劳东去鹤西还,云总无心亦度山。
何似严陵滩上客,一竿长伴白鸥闲。
闲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闲思》是唐代著名文学家戴叔伦的代表作品之一。以下是关于《闲思》的介绍:
作者生平:戴叔伦(732年—约789年),字幼公,一作次公,祖籍为润州丹阳(今属江苏)。他是唐朝著名的边塞诗人及大臣。戴叔伦在官场上曾得到过唐肃宗和代宗的赏识,担任过正谏大夫、抚州刺史等职。然而,他在晚年遭遇了政治风波,被贬至东都洛阳。尽管戴叔伦的仕途经历了起落,但他的文学作品却因其真挚的情感和深邃的思想而受到后人的推崇。
诗歌内容:《闲思》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闲适与宁静。首句“伯劳东去鹤西还”描绘了季节更替中的自然景象,暗示时间的流逝;“云总无心亦度山”,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万物的观察与感悟。诗的后两句“何似严陵滩上客,一竿长伴白鸥闲”,更是直接点明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如同严光一样,远离尘嚣,享受着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闲适生活。
艺术特色:从《闲思》的艺术特色来看,其语言质朴而富有韵味,既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繁复的结构。这种简洁明快的风格使得读者能够轻松地理解和感受诗人的情感与哲思。同时,通过对自然界景物的描绘,诗人巧妙地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闲适意境。
《闲思》不仅是一篇反映作者情感状态的诗歌,更是一首具有深刻哲理的作品。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瑰宝。对于现代人来说,阅读并理解这样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够陶冶情操,还能从中汲取智慧,获得心灵的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