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非符契天缘事,故把天机诀与君。
片言半句无多字,万卷仙经一语通。
一诀便知天外事,扫尽旁门不见踪。
若言此理神仙道,天地虚无上下空。
说破木金无间隔,真铅真汞岂有形。
谁知这个天机理,便会日月得高奔。
也无坎离并龙虎,也无乌兔各西东。
非肝非肺非心肾,不于脾胃胆和精。
非思非想非为作,不在三田上下中。
岂于夹脊至昆崙,不是精津气血液。
不是膀胱五脏神,此物在人身中出,四时春夏及秋冬。
先天先地谁人识,二物相和重一斤。
弦望晦朔合本数,循环昼夜不曾停。
依时采取知老嫩,片饷之间并甲庚。
只在西南产坤位,慢慢调和入艮宫。
试把天机轻拨动,真气时时聚太空。
摸得乾坤作鼎器,颠倒宇宙任纵横。
南辰移入北辰位,金乌飞入玉蟾宫。
太阳里面藏玉兔,太阴加减自和同。
前弦之后寻药物,后弦之前气停匀。
两弦之间为采取,先后存亡定祖宗。
他是主时宾是我,我若浮时你却沉。
调得浮沉归一处,沐浴潜藏总是空。
离坎本来无南北,震兑岂则在西东。
若遇神仙亲指诀,捉住北斗周天轮。
摄得阴阳归掌内,顷刻之间万物生。
这些金液还丹诀,不遇仙师莫强攻。
果然采得先天气,日月擒来两手中。
昼夜打交成一块,自有龙吟虎啸声。
初时上下风声吼,渐次团结紫云生。
云满山中遮日月,此时一阵似朦胧。
默默自然云雾动,定里时闻霹雳声。
紫凤乌龟交一处,金乌玉兔自相争。
虎绕龙蟠寻至宝,金公奼女结婚姻。
这番子母里相会,神气归根合本真。
一点最初真种子,入得丹田万古春。
先天先地归一处,混沌未分岂有痕。
生发自然合圣理,绿叶红花一色新。
上下水火自浇灌,一气交结产胎婴。
自然百日生神像,自有超凡出死生。
果然百日防危险,血化为膏体似银。
果然百日无亏,失玉膏流润主光明。
共气薰蒸无寒暑,可为无上道高人。
炎炎锻炼三百日,骤雨颠风满太空。
电光晃耀无穷数,雷震天关鬼神惊。
掀翻宇宙飞白雪,倒捉乾坤不夜春。
换骨回阳身不朽,九还
破迷正道歌
介绍
《破迷正道歌》是一首由旧题正阳真人钟离权所著的道教内丹书,其成书不会晚于北宋。这部作品以其深邃的智慧和激昂的旋律,成为指引迷途者穿越迷雾、找寻生命真谛与正道的心灵之歌。以下是对这本书的介绍:
作者背景:钟离权被广泛认为是全真道的北五祖之一,相传他为唐末五代时期的隐士,以丹法传授给后来的吕洞宾等重要人物,对道教内丹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钟离权的作品不仅体现了他对内丹学深刻的理解和实践经验,同时也展示了其对道教哲学的独到见解。
内容概述:《破迷正道歌》以七言歌诀体的形式展开,深入探讨了内丹修炼的核心原理和实践方法。书中详细描述了如何通过采得先天一气来修炼内丹的过程,以及这一过程中涉及到的药物、采取、火候等要素。例如,提到“抽添运用片时中,结胎火候有时刻”,展现了作者对内丹修炼细致入微的理解和实践。
文学特点:作为一部道教内丹书籍,《破迷正道歌》在文学形式上具有鲜明的特色。它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而是通过生动的比喻和象征,将复杂的内丹理论转化为易于理解的意象和语言。这种表达方式不仅增强了文本的感染力,也使得读者能够在轻松阅读的过程中领悟到内丹修炼的深层意义。《破迷正道歌》的这些特点,使其在道教内丹文化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对于后世的道教修行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历史影响:自北宋时期以来,《破迷正道歌》便在道教内部流传开来,其影响力不仅限于道教界。由于其对内丹修炼的系统阐述和深刻见解,它也吸引了广泛的读者群体,包括文人士大夫在内的许多追随者都对其进行研究和传颂。此外,书中的一些核心观念和修炼方法也被其他宗教和文化领域的修行者所借鉴和应用,从而在全球范围内传播了内丹文化的思想。
《破迷正道歌》不仅是道教内丹学的宝贵文化遗产,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通过深邃的智慧、丰富的内容和独特的文学形式,不仅在当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在今天的文化传承中继续发挥着积极作用。对于热爱传统文化和追求精神修养的人来说,深入阅读和研究《破迷正道歌》,无疑是一种难得的心灵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