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别

去年今夜江南别,鸳鸯翅冷飞蓬爇。
今年今夜江北边,鲤鱼肠断音书绝。
男儿心事无了时,出门上马不自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江南别》是唐代诗人罗隐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该诗作于诗人在唐代大中十三年(859年)底至京师的途中,反映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深深的思念以及对人生旅途的感慨。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创作背景
  • 创作时间:《江南别》是在唐代诗人大中十三年底至京师途中所作。当时诗人历经七年未得进士第后,再次进京应试,却依然未能如愿。这种连续的挫败感和失落使他更加怀念家乡和亲人。
  • 社会背景:当时的文人常常怀有强烈的个人情感和社会责任感,他们的作品往往充满了对社会现实的反思和个人情感的表达。《江南别》便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1. 诗歌原文
  • “去年今夜江南别”描述了诗人与家人或友人在去年的一个夜晚分别的场景。
  • “鸳鸯翅冷飞蓬爇”形容离别时的凄凉景象,鸳鸯本应成双成对,但此刻却各自孤独,象征着诗人的孤独与哀愁。
  • “今年今夜江北边”则表达了诗人在另一个地方独自度过的夜晚,与去年的分别形成鲜明对比。
  • 结尾两句“男儿心事无了时,出门上马不自知”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无奈与迷茫,仿佛是在追问人生的意义何在。
  1. 诗歌赏析
  • 情感表达:通过对比去年的温暖相聚与今年的寒冷相别,诗人成功地传达了个人在社会变迁中的孤独与无助。
  • 意象运用:《江南别》中有许多生动的意象,如“鸳鸯”、“飞蓬”,这些意象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也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 语言风格:罗隐的语言简练而富有力量,每一联都承载着深刻的情感,使得整首诗既有高度的艺术性也有强烈的感染力。
  1. 主题思想
  • 《江南别》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于别离的深刻体会和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
  • 诗中也隐含了对人生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感叹,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和对传统价值观的思考。

除了上述内容,还可以探讨以下几个方面:

  • 可以了解江南地区的历史、文化和地理特征,这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江南别》中的意象和背景。
  • 探讨唐代的文化氛围和社会背景,这有助于更好地把握诗人的情感表达和社会责任感。
  • 可以通过阅读其他类似风格的文学作品来丰富对《江南别》的认知,例如唐诗宋词等。

《江南别》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份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忧虑,它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人性的理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