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昙颂 其五 佛说楞伽经禅门悉谈章八首

晓燎曜。
晓燎曜。
第五实相门中照。
一切名字妄呼召。
如已等息貌非貌。
非因非果无嗔笑。
性上看性妙中妙。
妙底里要。
鲁留卢楼晓燎曜。
诸佛弟子莫嗔笑。
忧悲嗔笑是障道。
于此道门无嗔笑。
澄心须看内外照。
眼中有翳须磨曜。
铜镜不磨不中照。
遥燎料。
作好。
娑诃耶。
莫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悉昙颂 其五·佛说楞伽经禅门悉谈章八首》是唐代僧人贯休所作的一首偈颂,属于佛教禅宗文献。此诗以佛家语汇、佛教典故和玄理阐释了禅宗的教义和修行方法,体现了禅宗“不立文字”的特点。

贯休(839-914),字德山,一字道林,号莲峰大师,唐朝末年著名的僧人。他出生于蜀郡成都(今四川省成都市),后入蜀为僧,晚年归隐于江西洪州西山。贯休以其高深的佛法造诣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后世留下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诗词作品多用白话文,富有哲理,表达了禅宗的思想精髓;同时,他的绘画、书法、篆刻等艺术也颇有建树,被后人尊称为“诗僧”。

《悉昙颂 其五·佛说楞伽经禅门悉谈章八首》作为贯休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在文学领域具有重要地位,也在宗教文化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这首诗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佛学的智慧和禅宗修行的理念,对于了解和研究唐代佛教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