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疾门常掩,今朝枉绣衣。
笑言心乍惬,拜伏力犹微。
晚岁贞筠少,贫家上客稀。
如何忽见访,里巷有清辉。
卧病初愈崔侍御相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卧病初愈崔侍御相访》是唐代诗人权德舆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在疾病中的感受和心境,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官员的礼遇以及士人之间的相互拜访。
诗歌首句“移疾门常掩”,便透露出诗人因疾病而居,闭门不出的生活状态,这不仅是对自己健康状况的自我描绘,也体现了诗人对于个人隐私的尊重。次句“今朝枉绣衣”则展现了崔侍御的来访。在这里,“绣衣”通常指的是官员的官服,崔侍御不顾身份前来访问,显示了对诗人的关心与尊重。
第三句中的“笑言心乍惬”,描绘了诗人在崔侍御到来时的愉悦心情。这里的“心乍惬”表达了一种心理的满足与愉悦,说明诗人在病中得到了意外的关怀与慰藉。第四句“拜伏力犹微”,则是对诗人身体状况的描写,虽然身体尚且虚弱,但是能够起身行礼表达敬意,显示出诗人对崔侍御来访的重视与尊敬。
最后两句“晚岁贞筠少,贫家上客稀”则是从社会角度进行反思。这里,“贞筠”指竹子的坚韧,诗人通过比喻表达了自己虽年岁已高但依然保持清高的人格特质;同时,“贫家上客稀”则反映出诗人在贫困之中仍能得到崔侍御这样的知己来访,可见其人际关系之广泛与深厚。
《卧病初愈崔侍御相访》不仅展示了诗人权德舆的个人情感世界,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礼仪文化。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唐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社交礼仪,从而更好地欣赏和传承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