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象骨偈

象骨雄雄举世尊,统尽乾坤是一门。
词锋未接承当好,莫待言教句里传。
拟议终成山海隔,擗面浑机直下全。
更欲会他泥牛吼,审细须听木马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述象骨偈》是唐代诗人惟劲的一首古诗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内涵,在古代诗歌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下面将详细解读这首诗的内容、艺术特色以及历史与文化背景:

  1. 诗歌原文
  • 象骨雄雄举世尊,统尽乾坤是一门。
  • 词锋未接承当好,莫待言教句里传。
  • 拟议终成山海隔,擗面浑机直下全。
  • 更欲会他泥牛吼,审细须听木马嘶。
  1. 诗歌赏析
  • 意境深远:诗中通过“象骨雄雄举世尊,统尽乾坤是一门”两句,传达了大象之骨具有极高的尊贵性和包容性,象征着宇宙间万物的和谐统一。这种宏大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世界深刻的认知与感悟。
  • 语言简练:整首诗用词精炼,句式工整,体现了唐人诗歌追求简洁明快的风格。例如,“莫待言教句里传”等句,通过简短的文字表达了丰富的哲理,显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
  • 寓意深刻:“词锋未接承当好,莫待言教句里传”等句,揭示了言语和教诲往往难以深入人心,而真正的理解和领悟则需在实践与体验中才能达到。这种思想在当代仍有其现实意义,鼓励人们在面对复杂问题时,勇于实践,深入探索。
  1. 创作背景
  • 《述象骨偈》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其作者所处的时代、个人经历以及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思考有关。唐代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诗人常常通过对自然的描绘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哲学思考。惟劲作为唐代的一位诗人,他的这首诗可能是受到当时社会环境和个人感悟的影响而创作。
  1. 历史影响
  • 《述象骨偈》作为唐代诗歌的一部分,不仅在当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而且在后世也被视为经典之作。它不仅体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风格,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思想状态和文化氛围。
  1. 艺术特色
  •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手法,如大象之骨象征尊贵和包容,山海隔、泥牛吼、木马嘶等意象,增加了诗歌的神秘色彩和哲理深度。
  • 诗的结构紧凑,语言优美,节奏感强,读来朗朗上口,具有很强的音乐性和画面感。

《述象骨偈》不仅是唐代诗歌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通过这首诗,可以领略到唐代诗人对自然和社会的深刻理解,以及他们对美好境界的追求和向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