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看世上人,有贱亦有贵。
贱者由悭贪,□财不布施。
贵贱既有殊,业报前生值。
有钱但吃著,实莫留樻□。
一日厥摩师,他用不由你。
妻嫁亲后夫,子心随母意。
我物我不用,我自无意智。
未有千年身,从作千年事。
五言诗 其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五言诗《五言诗三首其一》是汉朝诗人嵇康的作品之一。这首诗通过对人生、世态和自然现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人生短促的感慨,以及追求真理、保持自然纯真的思想感情。
《五言诗三首其一》是一首表现诗人个人感慨与时代变迁交织在一起的诗作。诗中以“人生譬朝露”开篇,形象地比喻了人生的短暂和易逝。接着,诗人通过“世变多百罗”,“苟必有终极”,进一步表达了对世界无常和命运不可测的深刻认识。在这首诗中,嵇康用“彭聃不足多”、“仁义浇淳朴”、“前识丧道华”、“留弱丧自然”等句子,传达了对社会道德衰败和个人道德沦丧的忧虑。
嵇康在这首诗中还提到了道家的“真人不屡存”,意味着真正的智者或圣人并不常见。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那些高唱的人的期待:“高唱谁当和”。这种对比和期待,反映了诗人对于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以及对坚持自我、不被时代潮流所左右的向往。
《五言诗三首其一》不仅是一首反映个人情感与时代变迁交织的诗歌,更是一种对生命意义、道德价值和哲学思考的深刻探讨。它体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趣味和精神追求,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