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言诗 其二

吾死不须哭,徒劳枉却声。
祇用四片板,四角八枚丁。
急手涂埋却,臭秽不中亭。
墓内不须食,麦酒三五瓶。
时时独饮乐,饮尽更须倾。
只愿长头醉,作伴唤刘伶。
你道生胜死,我道死胜生。
生即苦战死,死即无人征。
十六作夫役,二十充府兵。
碛里向前走,衣钾困须擎。
白日趁食地,每也悉知更。
铁砵淹甘饭,同火共分诤。
长头饥欲旺,肚似砍穷坑。
遗儿我受苦,慈母不须生。
相将归去来,间不浮可亭。
妇人因重役,男子从征行。
带刀拟开煞,逢阵即相刑。
将军马上死,兵灭地君营。
血流遍荒野,白骨在边庭。
去马游残迹,空留纸上名。
关山千万里,影绝故乡城。
生受刀光苦,意里极皇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五言诗 其二”是唐代无名氏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以下是对这首作品的相关介绍:

  1. 诗歌原文
    修夜家无为。
    独步光庭侧。
    仰首看天衢。
    流光曜八极。
    抚心悼季世。
    遥念大道逼。
    飘飘当路士。
    悠悠进自棘。
    得失自己来。
    荣辱相蚕食。
  2. 诗歌注释:这首诗的韵脚使用了“[先]”韵,使得整首诗的节奏感和音乐美得以显现。每句诗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或生活经验,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社会和自然现象的深刻感悟。诗中的“仰首看天衢”,“流光曜八极”等意象,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天空景象,让人仿佛置身于天地之间,感受到时光流转和宇宙无限的魅力。诗人在结尾处表达了对现实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期待,这种情感的表达既直接又含蓄,引人深思。
  3. 诗歌鉴赏:此诗以简洁而富有画面感的语言,描绘了日出的壮丽景象,并通过对天空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以及对未来的憧憬。同时,诗中的“抚心悼季世”,“得失自己来”等表述,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和领悟。
  4. 写作背景:此诗的创作时间不详,但根据诗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可以推断它创作于唐代末宋初,这是一个战乱频繁、社会动荡的时代,许多文人墨客都在寻找一种超越现实的方式寄托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因此,这首《五言诗·其二》可能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五言诗 其二”不仅在艺术上展现了唐代诗歌的精湛技艺,更在内容上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情感和高远的审美追求。它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值得后人细细品味与传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