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死不须哭,徒劳枉却声。
祇用四片板,四角八枚丁。
急手涂埋却,臭秽不中亭。
墓内不须食,麦酒三五瓶。
时时独饮乐,饮尽更须倾。
只愿长头醉,作伴唤刘伶。
你道生胜死,我道死胜生。
生即苦战死,死即无人征。
十六作夫役,二十充府兵。
碛里向前走,衣钾困须擎。
白日趁食地,每也悉知更。
铁砵淹甘饭,同火共分诤。
长头饥欲旺,肚似砍穷坑。
遗儿我受苦,慈母不须生。
相将归去来,间不浮可亭。
妇人因重役,男子从征行。
带刀拟开煞,逢阵即相刑。
将军马上死,兵灭地君营。
血流遍荒野,白骨在边庭。
去马游残迹,空留纸上名。
关山千万里,影绝故乡城。
生受刀光苦,意里极皇皇。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
我们需要逐句解析诗歌:
吾死不须哭,徒劳枉却声。
只用四片板,四角八枚丁。
急手涂埋却,臭秽不中亭。
墓内不须食,麦酒三五瓶。
时时独饮乐,饮尽更须倾。
祇愿长头醉,作伴唤刘伶。
你道生胜死,我道死胜生。
生即苦战死,死即无人征。
十六作夫役,二十充府兵。
碛里向前走,衣钾困须擎。
白日趁食地,每也悉知更。
铁砵淹甘饭,同火共分诤。
长头饥欲旺,肚似砍穷坑。
遗儿我受苦,慈母不须生。
相将归去来,间不浮可亭。
妇人因重役,男子从征行。
带刀拟开煞,逢阵即相刑。
将军马上死,兵灭地君营。
血流遍荒野,白骨在边庭。
去马游残迹,空留纸上名。
关山千万里,影绝故乡城。
生受刀光苦,意里极皇皇。
我们逐句进行翻译和注解:
- 我死了不需要哭泣,没有必要让哭声浪费。(注释:表达了对死亡的超然态度)
- 只需要四片板子和一个四角的盾牌(注释:描述了战场的基本装备)
- 迅速用手将它们掩埋起来,恶臭不会污染墓地。(注释:强调了迅速行动的重要性)
- 墓地里不需要食物,有麦酒就足够了。(注释:反映了战场上的生存需求)
- 经常独自饮酒快乐,直到喝光。(注释:孤独中的自我安慰)
- 我只希望永远沉醉于醉酒之中,陪伴刘伶。(注释: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 你总是认为活着胜过死亡,我认为死去胜过活着。(注释:揭示了生死观的不同)
- 年轻时要为生活奔波劳作,年老时则可以成为士兵。(注释:反映了人生的不同阶段)
- 在沙漠里继续前行,衣服破烂得需要支撑。(注释:描绘了战争的艰苦)
- 白天可以在田野上找食物,晚上也很清楚什么时候该起床。(注释:展现了战争中的生活状态)
- 武器被铁制的盾牌所遮挡,我们可以不分胜负地争斗。(注释:描述了战斗中的武器使用情况)
- 战士们的饥饿感越来越强烈,肚子仿佛被砍到了一样。(注释:反映了战争对身体的影响)
- 留给孩子我承受苦难,母亲不必再生养我。(注释:表达了对母亲的愧疚和对后代的责任)
- 一同回家去,不再漂泊无依。(注释:表达了对未来生活的向往)
- 妇女因为繁重的劳动,男子则跟随军队出征。(注释:反映了社会分工的不同)
- 带着刀剑准备迎接敌人,一交战就会受到伤害。(注释:描绘了战斗的危险)
- 将军死在战场上,士兵们的营地也被摧毁。(注释:展示了战争的残酷性)
- 血液染红了荒野,白骨留在了边疆。(注释:反映了战争的残酷和损失)
- 马匹走过的痕迹消失,只留下纸上的名字。(注释:表达了历史的沧桑和遗忘)
- 漫长的关山相隔,我的故乡变得模糊不清。(注释:反映了距离和思念)
- 活着遭受刀剑之苦,心里非常害怕。(注释:描绘了战争中的艰辛)
我们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对死亡超然态度的五言诗。诗人通过描写战场的艰苦、士兵的孤独以及生死观的差异,表达了他对生命的珍视和对死亡的淡然接受。同时,他也透露出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这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力度,情感真挚而深沉,是唐代诗歌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