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妇生五男,并有一双女。
儿大须娶妻,女大须嫁处。
户役差耕来,弃抛我夫妇。
妻即无裙韨,夫体无裈裤。
父母俱八十,儿年五十五。
当头忧妻儿,不勤养父母。
浑家少粮食,寻常空饿肚。
男女一处生,却似饿狼虎。
粗饭众厨餐,美味当房祛。
努眼看尊亲,只觅乳食处。
少年生平又,老头自受苦。

这首诗的注释是:

五言诗 其三

夫妇生五男,并有一双女。

儿大须娶妻,女大须嫁处。

户役差耕来,弃抛我夫妇。

妻即无裙韨,夫体无裈裤。

父母俱八十,儿年五十五。

当头忧妻儿,不勤养父母。

浑家少粮食,寻常空饿肚。

男女一处生,却似饿狼虎。

粗饭众厨餐,美味当房祛。

努眼看尊亲,只觅乳食处。

少年生平又,老头自受苦。

赏析:

这是一首反映家庭矛盾和社会现实的诗。诗人通过描绘一对贫穷夫妇的生活困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公和贫富差距的严重问题。同时,也表达了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和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追求。

“夫妇生五男,并有一双女”一句,揭示了这对夫妇的生育状况,即他们生了五个男孩和一个女儿。这可能意味着他们经历了多次生育,也可能暗示了他们在生育过程中的艰辛和困难。接着,“儿大须娶妻,女大须嫁处”两句,进一步强调了孩子的成长过程,即孩子们必须结婚成家,而女孩们则必须出嫁。这是传统社会对于年轻人的期望和责任。

接下来的四句“户役差耕来,弃抛我夫妇”则揭示了这对夫妇面临的困境。由于家庭经济困难,他们被派去耕作农田,但却被抛弃。这表明他们的劳动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反而遭受了不公平的待遇。这也反映出了当时社会中存在的阶级压迫和剥削现象。

“妻即无裙韨,夫体无裤裤”两句,进一步揭示了这对夫妇的生活状况。妻子没有裙子,丈夫也没有裤子,这可能是因为贫困导致的衣着简陋。这进一步强调了他们生活的艰难和困苦。

“父母俱八十,儿年五十五”两句,描绘了这对夫妇的父母已经年老体衰,而他们的儿子也已经长大成人。然而,儿子却因为生活困难而无法孝敬父母,这引发了诗人深深的忧虑和感慨。

“当头忧妻儿,不勤养父母”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子女的担忧。他认为子女应该更加关心和照顾自己的父母,而不是只顾自己的生活。这也反映了他对家庭伦理和孝道的重视。

“浑家少粮食,寻常空饿肚”两句,进一步描绘了他们的经济困境。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粮食来供养家人,所以他们常常吃不饱肚子。这不仅说明了他们的经济困难,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中农民的生存状况。

在诗的最后,“男女一处生,却似饿狼虎”这句话,形象地描述了他们的孩子生活在极度贫困的环境中,如同饥饿的野兽一般。这进一步凸显了他们生活的艰辛和困苦。

整首诗还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的生活状况。它揭示了社会不公、阶级压迫和剥削现象的存在,并对这种不合理的现象表示了强烈的谴责和不满。同时,它也表达了诗人对弱者的同情和对公平正义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