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晏寄从弟德润

相思禁烟近,楼上动吟魂。
水国春寒在,人家暮雨昏。
朱桥通竹树,香径匝兰荪。
安得吾宗会,高歌醉一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春晏寄从弟德润》是唐代诗人李中创作的一首五律诗。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深深的情感与思念。下面是对这首诗的简要介绍:

  1. 作者生平
  • 基本信息:李中,字有中,唐朝九江人,郡望陇西。他生于南唐烈祖时期,曾读书于声山国学,后主朝曾任吉水尉、澄阳令等职。
  • 诗歌创作:李中以孝道著称,曾表奏乞归养。他的诗歌创作丰富,现存诗作约四卷,编为《碧云集》。在《全唐诗》中编诗四卷。
  1. 诗歌原文
    相思禁烟近,楼上动吟魂。
    水国春寒在,人家暮雨昏。
    朱桥通竹树,香径匝兰荪。
    安得吾宗会,高歌醉一尊。

  2. 诗意赏析

  • 景致描绘:首句“相思禁烟近”营造了一幅烟雾缭绕、春意盎然的景象;“楼上动吟魂”则暗示着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和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次句“水国春寒在”与第三句“人家暮雨昏”呼应,展现了江南春天特有的潮湿和寒冷,增添了几分凄凉之感。
  • 意象运用:诗中的“朱桥”和“香径”不仅指具体的地理特征,也象征着诗人心中的某种美好或希望。而“兰荪”则暗示了一种高雅和纯洁的品质。
  • 情感表达:最后两句“安得吾宗会,高歌醉一尊”,表达了诗人对于团聚的渴望,以及通过饮酒来忘却忧愁的方式。

《春晏寄从弟德润》不仅作为李中诗歌艺术成就的代表,也为后世提供了了解唐代文化和诗歌审美的重要窗口。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品鉴,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唐代文人的生活状态与精神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