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春夕旅怀寄左偃

柳过清明絮乱飞,感时怀旧思悽悽。
月生楼阁云初散,家在汀洲梦去迷。
发白每惭清鉴启,酒醒长怯子规啼。
北山高卧风骚客,安得同吟复杖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海上春夕旅怀寄左偃》是唐朝著名文学家李中的作品。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情感和精湛的艺术手法,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与友情的深刻感悟。下面将对该诗进行详细介绍:

  1. 作品原文
    柳过清明絮乱飞,感时怀旧思凄凄。
    月生楼阁云初散,家在汀洲梦去迷。
    发白每惭清鉴启,酒醒长怯子规啼。
    北山高卧风骚客,安得同吟复杖藜。

  2. 作者介绍

  • 李中,五代南唐诗人,生平不详,但据《全唐诗》编为四卷。
  • 他以勤奋著称,自谓“诗魔”,创作了大量佳作。
  • 李中与多位文人雅士友好往来,其中与沈彬、孟宾于等多有唱酬之作。
  1. 诗歌内容分析
  • “柳过清明絮乱飞”一句描绘了春天里柳树飘絮的景象,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 “感时怀旧思凄凄”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及对过去的怀念。
  • “月生楼阁云初散”则描绘了夜晚月升之时,楼阁上的云雾逐渐散去,暗示着希望和宁静的到来。
  • “家在汀洲梦去迷”反映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以及梦境中的迷茫和不确定性。
  • “发白每惭清鉴启”可能是指诗人年岁已高,对自己的白发感到羞涩,同时也反映了对时间无情的感慨。
  • “酒醒长怯子规啼”描述了诗人在饮酒后醒来时的不适感,可能与对生活的无奈或孤独有关。
  • “北山高卧风骚客”表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选择隐居山林,追求精神的自由。
  • 最后两句“安得同吟复杖藜”反映了诗人渴望与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分享诗歌创作的快乐,同时也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状态的向往。

《海上春夕旅怀寄左偃》不仅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造诣,还蕴含了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哲理思考。通过对这首作品的学习与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李中的文学成就以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