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章禅老

比寻禅客叩禅机,澄却心如月在池。
松下偶然醒一梦,却成无语问吾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访章禅老》是唐代诗人李中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李中,字化光,唐代著名诗人,与白居易、刘禹锡并称为“大历十才子”。他的诗作多反映当时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语言清新脱俗,富有哲理和艺术美感。李中的诗作在当时就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赞誉。

  2. 作品原文:比寻禅客叩禅机,澄却心如月在池。松下偶然醒一梦,却成无语问吾师。

  3. 诗句解析

  • “比寻禅客叩禅机”:这句话描绘了作者在寻找一位禅宗大师的场景。禅宗是中国佛教的一个重要宗派,强调内心的修行和悟性,通过对话和问答来启发人们的智慧。这里的“叩禅机”意味着与禅师进行深入的对话和交流,寻求心灵的启迪和提升。
  • “澄却心如月在池”: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宁静和清明。月亮在池塘中的倒影,象征着内心的平静与清澈。这里暗示了通过禅宗的修行,可以使心灵达到一种超然的境界,如同清澈的月亮在水面上的影子,反映出一种纯净无瑕的心灵状态。
  • “松下偶然醒一梦”:这句话描绘了作者在某个宁静的时刻,突然从梦中醒来,感受到了某种深刻的启示或领悟。这种梦境般的体验通常象征着心灵的觉醒和对生命真谛的理解。
  • “却成无语问吾师”:这句话反映了作者在醒来后的一种静默与沉思。在经历了一段深入的思考之后,作者选择了沉默,没有向禅师寻求答案。这体现了一种内心的成熟和自我反思的过程,也展现了禅宗中常见的“不言之教”的修行方式。

《访章禅老》不仅是一首充满哲理和艺术美感的诗歌,也是李中对人生、修行和自然的深刻感悟的体现。这首诗通过对禅宗思想的表达,展示了诗人对人生境界的追求和对内心世界的探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