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辞拾翠碧江湄,贫守蓬茅但赋诗。
自服蓝衫居郡掾,永抛鸾镜画蛾眉。
立身卓尔青松操,挺志铿然白璧姿。
幕府若容为坦腹,愿天速变作男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一辞拾翠碧江湄,贫守蓬茅但赋诗。
自服蓝衫居郡掾,永抛鸾镜画蛾眉。
立身卓尔青松操,挺志铿然白璧姿。
幕府若容为坦腹,愿天速变作男儿。
《辞蜀相妻女诗》是一首出自《全唐文》的唐代诗人黄崇嘏所作的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作者背景:黄崇嘏,字国华,号静轩,唐朝末年至五代时期的人物,他的生平经历颇具传奇色彩。据记载,他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背景下,身处乱世之中,却依然保持着对文学和自由的追求。
诗词原文:一辞拾翠碧江湄,贫守蓬茅但赋诗。自服蓝衫居郡掾,永抛鸾镜画蛾眉。立身卓尔青松操,挺志铿然白璧姿。幕府若容为坦腹,愿天速变作男儿。
作品赏析:这首诗表达了黄崇嘏辞去官职、追求自由生活的决心和志向。他用“青松”比喻自己的坚韧品格,用“白璧”象征自己纯洁无瑕的人格。诗中还透露出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黄崇嘏在这首诗中展现了他对个人自由和独立思考的强烈渴望,这种思想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显得尤为珍贵。他的作品反映了唐代末期社会转型期的思想风貌和文化特点。
《辞蜀相妻女诗》不仅是黄崇嘏个人情感与志向的体现,更是唐代末期社会变迁和文化转型的缩影。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唐代文人的精神世界和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