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竿苍翠拟龙形,峭拔须教此地生。
无限野花开不得,半山寒色与春争。
春日山中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春日山中竹》是唐朝诗人裴说创作的一首诗作,出自《全唐诗》卷720_49。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山中竹子的独特景象,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和审美情趣。
《春日山中竹》这首诗以“数竿苍翠拟龙形”开头,描绘了数根青翠欲滴的竹子仿佛龙形一般挺拔而有力,形象生动地勾勒出了竹子的高洁与坚韧。接着,“峭拔须教此地生”表达了诗人对于竹子生长环境的挑剔,强调了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竹子才能够茁壮成长。
诗中的“无限野花开不得”,不仅赞美了竹子的高洁之美,也暗喻了其他植物难以与之相比的局限性。同时,这句诗也传达出一种对比,即在春天这个生机勃勃的季节里,只有那些能够适应特殊环境、具有独特美的事物才能够展现出它们的魅力,从而在自然界中脱颖而出。
“半山寒色与春争”进一步描绘了春天与冬天交界处的景色。这里的“寒色”既指寒冷的颜色,也象征着冬天留下的余威。然而,春天的到来使得这种寒意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温暖的阳光和生机勃勃的景象。这一景象既是大自然的一种轮回,也是生命力的象征。
《春日山中竹》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展现了唐代诗人裴说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的独到见解。通过对竹子这一自然元素的描绘,诗人不仅表达了对生命顽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赞美,也体现了唐代文化中对于诗歌艺术的高度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