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竿苍翠拟龙形,峭拔须教此地生。
无限野花开不得,半山寒色与春争。

【注释】

数竿苍翠:数(duó) 竹。

拟龙形:像龙一样蜿蜒盘曲。

峭拔:挺立而高峻。

须教:要使。

寒色:指山间寒冷的景色。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画面上是一幅春日山中竹,诗中则是诗人对这幅画面所抒发的感情。

首句“数竿苍翠拟龙形”,写竹竿,突出其姿态之优美,笔力之雄健。“数竿”说明竹子数量不多,“苍翠”表明竹子颜色翠绿,“拟龙形”说明竹子的姿态如龙,既挺拔有劲,又潇洒多姿,十分生动形象。

第二句“峭拔须教此地生”,写竹子生长的环境。这里的“须教”即“必须”,说明在这样寒冷的地方,竹子才能茁壮成长。“峭拔”形容竹子的体态挺拔有力;“须教”“此地”则表明竹子的生长环境恶劣,需要顽强的生命力,才能在此处茁壮地生存下来。

第三句“无限野花开不得”,“开得”是与“不得”形成对比,强调了野花开放时的娇媚、烂漫与竹子的清高脱俗不同,野花只能在春风中绽放,而不能与竹子争奇斗艳。“无限”一词用得十分恰当,表现了野花开放的丰富多样。

最后一句“半山寒色与春争”,写山中的寒色与春天的竞争。“争”字用得极妙。这里把山中的寒色比喻成春天,表现出山中冬去春来的景象。同时,也暗示着诗人对于春天的喜爱之情。

全诗通过对竹子和野花的不同描绘,赞美了竹子的坚韧品质和野花的纯洁美好,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