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破青山路一条,走鞭飞盖去何遥。
碍天岩树春先冷,锁院溪云昼不销。
霅上茗芽因客煮,海南沈屑为斋烧。
谁能学得空门士,冷却心灰守寂寥。
寄富洋院禅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富洋院禅者》是唐代诗人郑良士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寄富洋院禅者》不仅展现了郑良士高超的诗歌艺术水平,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及其对佛学的思考与领悟。
郑良士的生平资料相对有限,但据现有资料显示,他生活在唐代,是一位颇具才华的文人。他的文学作品以诗歌为主,且多反映社会现实和表达个人情感。从现有的信息来看,《寄富洋院禅者》是其较为著名的作品之一。
在深入探讨《寄富洋院禅者》的艺术成就方面,首先应当关注这首诗的结构布局和语言风格。全诗共八句,每句字数相等,遵循了传统律诗的格式要求。在语言风格上,此诗采用了朴素自然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禅宗思想的理解和感悟,同时也融入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形成了独特的审美效果。
从主题内容方面来看,《寄富洋院禅者》通过描绘山水景色、品茶煮茗以及修行者的生活状态,反映出作者对人生哲学的深刻思考。诗中的“碍天岩树春先冷,锁院溪云昼不销”等句子,不仅展示了自然的美,更透露出禅宗中关于万物一体的观念。同时,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写,如“霅上茗芽因客煮,海南沈屑为斋烧”,诗人似乎在强调一种超脱物欲、追求心灵宁静的生活态度。
《寄富洋院禅者》不仅是郑良士文学创作的代表作之一,也是研究唐代文学和禅宗文化的珍贵资料。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不仅可以领略到中国古代诗歌的独特魅力,也能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佛教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