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破青山路一条,走鞭飞盖去何遥。
碍天岩树春先冷,锁院溪云昼不销。
霅上茗芽因客煮,海南沈屑为斋烧。
谁能学得空门士,冷却心灰守寂寥。

寄富洋院禅者

画破青山路一条,走鞭飞盖去何遥。

碍天岩树春先冷,锁院溪云昼不销。

霅上茗芽因客煮,海南沈屑为斋烧。

谁能学得空门士,冷却心灰守寂寥。

注释与译文:

注释:

  • 画破青山路一条:形容山间的道路曲折如画。
  • 走鞭飞盖:指出行时马鞭和车盖随风摇曳。
  • 碍天岩树春先冷:高山上的树木因为海拔高,春天来得晚,显得特别冷峻。
  • 锁院溪云昼不销:描述寺院周围云雾缭绕的景象,即使白天也看不到消散。
  • 霅上茗芽:霅地出产的茶芽,因季节不同而有不同的风味。
  • 海南沈屑:海南产的槟榔,制作成槟榔末用于烹饪。
  • 冷却心灰:用佛教术语形容心境的平静,不再受外界影响。
  • 守寂寥:保持内心的寂静与独立。

译文:
在这幅画作中,青山间的小路被描绘得曲折如诗。骑乘着马儿,扬起了风尘,仿佛是去了很远的地方。高山之巅的树木,它们在春天到来之前便显得格外寒冷。而寺院周围的溪云,即使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也不散去,给人以宁静的感觉。来自霅地的茶芽,因其独特的生长环境,口感与众不同。在海南,槟榔末被用来烹饪,其独特的香气让人垂涎欲滴。谁能学习到禅宗大师的境界,让心灵冷却,不再随波逐流,坚守内心的宁静呢?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充满自然美和禅意的画面。诗人通过对青山、远行的马匹、高耸入云的岩石以及清晨的云雾等元素的描绘,勾勒出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观图。这种景象不仅令人赏心悦目,更引发人们对内心世界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对禅宗思想的崇敬。

诗中的“画破青山路一条”和“走鞭飞盖去何遥”,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诗人通过描绘这些自然元素,表达了自己对自由与解脱的追求。这种追求不仅是对物理空间的自由,更是对心灵深处平静境界的向往。这种向往在最后两句中得到升华:“谁能学得空门士,冷却心灰守寂寥。”诗人在这里提出了一个哲学问题:真正的修行者是如何达到心无旁骛、超然物外的?这个问题既是对自我的提问,也是对他人的一种启示,鼓励人们去追寻内心的平静和独立。

这首诗不仅是对美的描绘,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探讨。它提醒我们,在繁忙的生活节奏中,不要忘记了寻找那份心灵的宁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