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此溪亭上,浮生始觉非。
野僧还惜别,游客亦忘归。
月满千岩静,风清一磬微。
何时脱尘役,杖履愿相依。
题兴化高田院桥亭
到了此地的溪亭上,我才发觉浮生并不虚幻。
野僧还留恋不舍,游客也忘掉归途。
月亮满照千岩静悄悄,风吹过一磬声声微。
何时能摆脱尘世的羁绊,杖和履愿与你相伴不离?
译文:
我来到这个溪边的亭子里,才感到自己原来并不是在做梦。
野僧仍然留恋这里,不愿离去,游客们也已经忘记了自己的回家之路。
月光洒满了千座山岩,显得异常的宁静,风轻轻吹过石桥,发出阵阵清脆的声音。
不知何时才能脱离世俗的烦扰,只求与你携手同行,一起走过人生的旅程。
注释:
- 兴化:地名,今属于江苏省。高田院:一座寺庙的名称(兴化县志)。桥亭:即“兴化寺桥亭”是位于兴化县高田院内的一座古桥上的亭子。
- 到此:到达这个地方。溪亭:溪边的亭子。上:在这里。
- 浮生:指人生、生命。始觉:才觉得。非:虚幻不实。
- 惜别 野僧:对寺庙里的老僧人舍不得离开。还:仍然。“惜”:留恋,舍不得离开。
- 忘归:忘了回家的路。游客:泛指过往行人,不仅限于出家人。
- 月:月亮,千岩:指许多山。静:安静无声。
- 风:风,一磬:一种乐器,用石头制成,击之会发出声音。微:细小,轻微。
- 尘役:指世俗的烦劳。脱:摆脱。相依:相互依靠,共同生活。
赏析:
《题兴化高田院桥亭》是唐代诗人王建创作的一首七绝诗。诗中描述了作者来到兴化寺桥亭的经历,表达了他对自己生命的感悟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全诗语言简练,意象生动,富有哲理意味,给人以深刻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