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蔡隐士壁

病后霜髭出,衡门寂寞中。
蠹侵书帙损,尘覆酒樽空。
池暗菰蒲雨,径香兰蕙风。
幽闲已得趣,不见卜穷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书蔡隐士壁》是唐代李中创作的一首诗,此诗以书法艺术为题材,表达了对艺术家的赞美和对艺术创作的崇尚。下面是对《书蔡隐士壁》的介绍:

  1. 诗歌原文
    病后霜髭出,衡门寂寞中。
    蠹侵书帙损,尘覆酒樽空。
    池暗菰蒲雨,径香兰蕙风。
    幽闲已得趣,不见卜穷通。

  2. 作者简介
    李中(生卒年不详),字有中,九江(今属江西)人,郡望出陇西(今属甘肃)。南唐烈祖时,曾读书于声山国学。中主时,从军海州,后为上蔡令。以父母年高,兄弟去世,表乞归养。后主朝,曾任吉水尉、澄阳令。又曾历官安福、晋陵、新淦、新喻等地,仕终水部郎中。与沈彬、史虚白、左偃、刘钧交游唱和。开宝六年(973),自编诗三百首为《碧云集》三卷,孟宾于为之序,今存。

  3. 作品鉴赏

  • 艺术特色:《书蔡隐士壁》在艺术表现上有着鲜明的特点。诗人通过描绘蔡隐士壁上的书法作品,展现了书法艺术的魅力。同时,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述,营造出一种宁静致远的氛围,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内心的平和与超脱。
  • 主题思想:此诗的主题思想在于赞美艺术创作和艺术家的才能。诗人通过对书法家的描绘,表达出对艺术家的尊重和对艺术创作的崇尚。同时,诗人也借此抒发了自己对人生的态度和追求,即追求内心的自由和超脱。
  1. 文化背景
  • 在唐代,书法艺术已经达到了极高的水平,成为文人墨客表达情感和审美的重要途径。李中的这首作品,正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诞生的。《书蔡隐士壁》不仅是一首赞美书法的诗作,更是一部蕴含着深厚文化内涵的作品。它反映了唐代社会对于文化艺术的高度认同和追求,同时也展示了唐代文人对于生活的态度和追求。
  1. 后世影响
  • 《书蔡隐士壁》作为唐代的诗词作品,其影响力一直持续到今日。尽管时代变迁,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文化艺术的热爱从未停止过。这首诗所传达的精神内核,仍然激励着无数人去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和文化品味。

《书蔡隐士壁》不仅仅是一首描写书法艺术的诗作,更是一部蕴含着深刻文化内涵和人生哲理的佳作。它不仅体现了唐代社会对于文化艺术的高度认同和追求,也展现了唐代文人对生活的态度和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