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面镜,新磨似秋月。
上唯金膏香,下状骊龙窟。
等闲不欲开,丑者多不悦。
或问几千年,轩辕手中物。
古镜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古镜词》是唐代诗人贯休所作的一首古体诗。《古镜词》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内涵,描绘了人生的苦乐、世间的冷暖。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境遇的反思,也是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揭露。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 作者简介:
- 贯休(832—913),唐末著名诗人及画家,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浙江)人。他7岁出家,游历四方,曾依钱镠、成汭等人,后隐居于南岳。入蜀为王建所重,赐号禅月大师。
- 原文赏析:
- “人生两瞳子,烂烂岩下电”:这句诗用“两瞳子”比喻人的双眼,形象地描述出眼睛在黑暗中发出的光芒,如同岩石下的闪电,既表达了生命的脆弱,也暗示了内心的光明与希望。
- “见尽天下人,不见自己面”: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一种孤独感和对自我认知的追求,即虽然目睹了世间的一切,却依然难以窥见自己的内心。
- “古哉容成侯,作我眼外眼”:容成公是中国神话中的长寿仙人,此处借指诗人自喻为能够洞察他人却难以看清自己的智者。
- “老得君照,君老还我见”:这句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也暗示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脆弱与变化。
- 艺术特色:
- 《古镜词》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展现了人生的酸甜苦辣和世事的无常。
- 诗中的意象丰富,如“烂烂岩下电”和“阳冰八分篆”,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也使得诗歌的主题更加鲜明。
- 诗人运用了多种修辞技巧,如拟人、反问等,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和感人。
- 社会影响:
- 《古镜词》在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被后人广泛传颂,尤其是在明代诗人李时行的作品中得到体现。
- 该诗反映了唐代社会的风貌,尤其是对于贫女生活的描写,展现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
《古镜词》不仅仅是一首诗,它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精神的寄托。无论是从文学价值还是社会意义上来看,《古镜词》都是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的宝贵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