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常山界二首(其二)

昨日愁霖今喜晴,好山夹路玉亭亭。
一峰忽被云偷去,留得峥嵘半截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入常山界二首(其二)》是宋朝诗人杨万里的名篇之一。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生于南宋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他是南宋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官员。杨万里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他的诗讲求活法,自成“诚斋体”,有《诚斋集》、《诚斋诗话》传世。
  1. 诗歌原文
  • 昨日愁霖今喜晴,好山夹路玉亭亭。
  • 一峰忽被云偷去,留得峥嵘半截青。
  1. 诗词赏析
  • 意境描绘:首句“昨日愁霖今喜晴”描绘了天气由雨转晴的变化,表达了诗人从忧愁转变为欢喜的情感变化。第二句“好山夹路玉亭亭”则具体描写了山景之美,用“玉亭亭”形容山峰如玉般美丽。两句合在一起,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赞美。
  • 艺术手法:此诗采用了拟人化的写法,将山拟人化,使其仿佛具有情感,这种手法使得诗歌更加生动有趣。同时,通过对比手法,如“昨日愁霖今喜晴”,形成了强烈对比,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情感表达: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述,传达出诗人从忧愁到喜悦的情感转变。诗人以山水为载体,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此外,诗中的“半截青翠”也体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入常山界二首(其二)》作为杨万里的作品,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更因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情感表达而备受推崇。这首诗以其精湛的艺术造诣和丰富的情感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之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