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饮官酒,半夜解扁舟。
钩帘得清景,风月满淮流。
天垂与波接,野静更烟浮。
深有乘槎兴,银河或可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黄昏饮官酒,半夜解扁舟。
钩帘得清景,风月满淮流。
天垂与波接,野静更烟浮。
深有乘槎兴,银河或可求。
。
《发山阳》是清代诗人张问陶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如下:
山高水长两茫茫,欲渡无舟独上苍。
云里孤城疑有梦,雾中流水似无常。
愁深夜月人千里,泪湿秋风雁一行。
此地伤心何处是?天涯何处不飞霜。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发山阳时的孤独与凄凉。首联写到山上水长,茫茫一片;欲渡却无舟船,独自上苍穹。颔联则进一步渲染出孤城、流水等景象,并用“疑有梦”和“似无常”来表达内心的迷茫和变化不定的感受。颈联转而描写愁深夜月与泪湿秋风的场景,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孤独寂寞的心情。尾联点明发山阳后的感受:此地伤心何处是?天涯何处不飞霜?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