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朱君况卜居

吾身当老此园中,世路崎岖几万重。
且饱稻粱随雁鹜,尽将云雨付蛟龙。
求闲有志终须得,招隐何人肯见从。
且为莆田朱处士,比邻先种七株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朱君况卜居》是宋代孔平仲创作的一篇文学作品。下面将详细介绍该作品:

  1. 作者背景:孔平仲,字经父,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和书法家。他的文学成就颇高,尤其是在诗歌方面有着深厚的造诣。同时,孔平仲的生平经历丰富,他在政治和文化上都有显著的影响,其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个人的思想情怀。
  2. 作品原文:《和朱君况卜居》全文如下:吾身当老此园中,世路崎岖几万重;且饱稻粱随雁鹜,尽将云雨付蛟龙。求閒有志终须得,招隐何人肯见从?且为莆田朱处士,比邻先种七株松。这首诗通过描绘自己的隐居生活,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简朴生活的向往。
  3. 主题思想:诗中的“世路崎岖”和“世路崎岖几万重”暗示了作者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现实的深刻感受。而“求閒有志终须得”则表明了作者虽然在现实生活中可能难以实现自己的理想,但在精神层面上,他仍然保持着对理想生活的执着追求。这种追求体现了一种高尚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4. 艺术特色:《和朱君况卜居》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其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和丰富的意象运用上。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但字字珠玑,句句含情,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同时,诗中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等修辞手法,如“世路崎岖”、“云雨付蛟龙”等,使得整首诗富有诗意和画面感。
  5. 历史影响:《和朱君况卜居》作为孔平仲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在当时受到人们的广泛赞誉,而且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是研究宋诗的重要资料,也是了解古代文人生活和思想的窗口。

《和朱君况卜居》不仅是一首具有较高文学价值的作品,更是反映了宋代社会现实和文化氛围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人们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社会风貌,还可以从中汲取到丰富的人生智慧和道德启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