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夫访及书室夜话又用元韵

珠玉相辉愧我形,正如朽壤附云亭。
宦情已比春云薄,交义犹期老柏青。
坐久北窗号过雁,谈馀荒戍咽疏铃。
知君不厌寒宵景,世上风霜已屡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林夫访及书室夜话又用元韵”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与友人交流时的情景,以及他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追求。以下是对这首诗的简要介绍:

  1. 诗歌背景
  • 《林夫访及书室夜话又用元韵》是南宋诗人黄庭坚于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创作的一首诗。当时诗人因反对新法而受到贬谪,身处岭南。他与友人林夫在书室外的对话成为这首诗的内容,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友情和思想交流。
  1. 诗歌原文
  • “林夫访及书室夜话又用元韵”
  1. 诗歌赏析
  • 意境描绘:诗中通过描述林夫来访,两人在书室内夜谈的场景,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这种环境有助于读者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知识的追求。
  • 情感表达:诗人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文学艺术的热爱。他对书籍的热爱以及对文学艺术的思考,体现了他对知识和文化的重视,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艺术手法:诗中运用了意象和典故,如“林夫”、“书室”等词语,使得诗歌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审美价值。同时,诗中也体现了诗人对朋友的关怀和尊重,以及他们之间真挚的感情。
  1. 诗歌影响和评价
  • 文学地位:《林夫访及书室夜话又用元韵》是黄庭坚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宋词中的佳作。它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才华,而且对后世文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社会意义: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于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对于人性的关注。它揭示了作者对于友情、爱情和社会责任感的认识,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
  • 文化价值:诗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美学价值。它不仅展示了诗人的审美情趣,而且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道德修养和人格塑造的重视。

这首《林夫访及书室夜话又用元韵》是一首充满诗意和哲理的诗篇。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追求,而且通过对朋友之间真挚感情的描述,传递了人与人之间相互关心、相互支持的美好情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