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是一首寄芸叟

本末已倒置,是非当告谁。
同为天涯客,根冷聊相依。
生平尚气节,相约老不衰。
煎烹虽炎炎,何损百炼姿。
太过空自反,急鞭尤恐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本是一首寄芸叟》是宋代诗人孔平仲创作的一首诗。以下是这首诗的相关内容:

  1. 作者简介:孔平仲(1044-1111),字毅父。他于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进士,初授分宁县主簿。熙宁三年(1070)后历任密州教授、秘书丞、集贤校理等职务,因朝廷党争而被罢免,长于史学,工文辞。其诗豪放流丽,近于苏轼。
  2. 诗歌原文:本末已倒置,是非当告谁。同为天涯客,根冷聊相依。生平尚气节,相约老不衰。煎烹虽炎炎,何损百鍊姿。太过空自反,急鞭尤恐迟。
  3. 诗句解析:首句“本末已倒置,是非当告谁”,以“本末”喻指事物的根本与枝节,“是非”则代表了对错、善恶的判断。第二句“同为天涯客”,表达了作者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第三句“平生尚气节”,展示了作者坚守原则、不随波逐流的精神风貌。第四句“相约老不衰”,体现了朋友间相互鼓励、共同追求理想的态度。最后两句“煎烹虽炎炎,何损百鍊姿。太过空自反,急鞭尤恐迟”,通过比喻和象征手法,传达了面对困难时不应自我反省过度,而应积极应对的道理。
  4. 创作背景: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目前并没有确切的历史记载。但根据孔平仲的生平经历和当时的政治环境,可以推测这首诗可能是在他被贬谪或遭遇政治挫折期间创作的。这一时期,诗人的生活和思想都经历了较大的变化,他可能通过诗歌来表达内心的感受和对人生的思考。

《本是一首寄芸叟》作为宋代诗人孔平仲的代表作,不仅在文学上具有很高的地位,更在思想深度和哲理性方面展现了其卓越的才华。这首诗不仅是对友情和人生态度的深刻反思,也是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洞察。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理解,不仅可以欣赏到孔平仲的艺术成就,更能从中领悟到生活的真谛和人生的智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