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事当清世,归来咏考槃。
近闻新住处,不似在长安。
李坚甫净居杂题一十三首静居
介绍
。
《李坚甫净居杂题一十三首静居》是宋代诗人黄庭坚创作的一组七言绝句,共13首。
作者简介
李坚甫
李坚甫(生卒年不详),字子固。宋朝人,官至太常博士、国史馆编修官等职。其诗多为写景之作,语言平易自然;善用典故,融情于景。
作品原文
李坚甫净居杂题一十三首静居
李坚甫净居杂题一十三首静居①。
山月明松树,泉声落石间。②
夜深人寂寂,独坐听潺湲。③
【注释】:
①《李坚甫净居杂题》是宋朝诗人黄庭坚创作的一组七言绝句,共13
相关推荐
注释:何事当清世,归来咏考槃。 近闻新住处,不似在长安。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诗人隐居生活的诗。诗人为何要选择在清世归隐,是因为他对官场的厌倦吗?还是因为对现实的不满?他选择回到家乡,远离喧嚣和繁华,过上宁静的生活。他听说新住处不如在长安,可能是觉得在长安的生活更加繁华、热闹,而自己回归故里,反而失去了那种热闹的氛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官场的失望和对于隐居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不安
注释:米盐是日常必需品,辞却繁忙的事务,宫观得到清闲的职位。自己选择闲官的乐趣,不让庸俗之客知道。 赏析: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静居生活时的心境与感受。首句“米盐辞剧务”,表明了诗人对于世俗纷争的厌倦和对平凡生活的向往。第二句“宫观得清资”,进一步描绘了他获得清闲官职的情景。接下来两句“自取闲官乐,争教俗客知”,则表达了他对这种生活状态的满足感和自豪感
注释: 将什么来表达心中的幽静之意,就有这样的古桐声。 问下好弹琴的人在哪里,谁来听我像螃蟹一样行走。 赏析:《净居杂题一十三首》是李坚甫创作的一组诗。诗人以桐木为题材,抒发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热爱之情。第一首诗“将何写幽意,有此古桐声”中,诗人以“古桐”为题,表达了自己的审美感受和艺术追求。第二首诗“为问好弹处,谁来听蟹行”中,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弹奏古琴的情景,表达了对音乐艺术的理解和欣赏
注释: 身闲无事,无法排解,只能度过这平淡的清晨和黄昏。 与客人下棋争锋,听到谁家敲门的声音? 译文: 我身闲无事可做,无法排解,只能度过这平淡的清晨和黄昏。 与我下棋的人正在争论胜负,听到谁家在敲门
【注释】 缣缃:泛指古代书帛,即古时的书。 罗几格:指有花纹装饰的书桌、案几。 獭祭鱼:语出《庄子.外物》:“宋元君将画钟馗(一种传说中的鬼怪)于寝庙之壁上,三年不就。乙客见之,曰:‘非子之罪,而夫子之过也。凡今之显学,师发闻占往,而下不及百岁。夫阴阳之事,五经不载;圣人议而不说,然后来者有谓今之见异说者犹古之闻异者也。’”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静居读书时写的
静居 试品斋中画,曾无第二流。 顽礓与乱筱,应挂在当头。 译文: 我尝试品味书房中的画作,它们都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平,没有哪一幅能与之媲美。这些画作都是用坚硬的石头和杂乱的竹子制成的,它们应该挂在书房的显眼位置,让人们欣赏和感叹。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同的作品,通过描绘自己的作品和环境,表达了对艺术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诗中的“试品斋中画,曾无第二流”表达了对艺术作品的高度认可
【注释】1. 日光明:日光明媚,照得明亮。2. 骀荡:和暖的样子。3. 氤氲:弥漫。4. 草木:指庭中的花草树木。5. 朝暮闻:每天早晨晚上都能闻到花香。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静居中所见的美景。诗的前两句写阳光明媚,天气温暖;后两句写庭院中的花草树木郁郁葱葱,香气四溢,沁人心脾。全诗语言朴实无华,却能生动地描绘出大自然的美丽景色,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那份宁静与和谐
注释 1. 清飙(qīng biāo :清凉的风)动萧瑟:形容秋风劲吹。萧瑟,形容草木摇落的景象,这里指秋天的景物。 2. 翠樾(cuì yuè):翠绿的树影。樾,树木的阴影。 3. 减:减少,凋落。婆娑(pó suō):舞动的样子。这里形容树叶在风中摇曳、飘落的样子。 4. 却爱:反而喜爱,这里是指喜欢这幽静的环境。 5. 夜来月:晚上的月亮。 6. 满窗寒影多:窗户里映照出的月光
静居 铁石枝梢劲,冰霜节目圆。 净摇风苒苒,闲映月娟娟。 注释:在静谧的环境中,铁石的枝条挺拔有力,冰霜凝结的叶片圆圆满满。微风吹过,枝叶摇曳生姿,月光下闪烁着美丽的光芒。 赏析:这是一首赞美自然美景的小诗。通过对铁石枝梢、冰霜节目的描绘,展现出了大自然的坚韧与美丽。同时,诗人也通过描写风的摇曳和月的映照,展现了自然之美的独特韵味。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给人以宁静致远之感
静居 翠羽攒何密,青丸缀实繁。 谁知人与木,俱是太清孙。 注释: 翠羽:指的是翠鸟的羽毛,这里用来比喻精致的装饰品。 攒:聚集,堆积。 何密:多么紧密。 青丸:青色的果实,这里可能是某种植物的果实。 缀:附着,这里指装饰。 繁:繁多,丰富。 人与木:人的居住和树木的生长,这里可能是指人的活动和自然生态的关系。 太清孙:太清是道教用语,指仙境,孙可能是指后代、子孙的意思。 赏析:
“寒溜日涓涓,萦纡小槛前”出自宋朝诗人文同的《李坚甫净居杂题一十三首·水亭》,在这句诗中,“寒溜”指的是清澈的小溪流,其水声细微如寒气,“日涓涓”形象地描绘了水流缓慢而悠扬的景象。“萦纡”则形容水流曲折蜿蜒,仿佛绕着栏杆前行。“小槛”指的是靠近栏杆的低矮栏杆,“前”表明这是面向栏杆的一侧。整句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一幅宁静的水边图景展现在读者面前。 “不知明月下,谁与弄潺湲”
注释与赏析: 1. 未老先求退,题庵乃自呼。 - 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退隐生活的向往。"未老先求退"意味着在还未到老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追求一种更为宁静、远离尘嚣的生活方式。"题庵乃自呼"则描绘了诗人选择了一个简陋的住所(庵),并以此为名(自呼)。这种选择反映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喜爱和对世俗名利的超脱。 2. 有才须进用,能保此名无? - 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于才华与名誉的看法
注释:净居都已修缮完毕,剩余的地方盖起斯堂。 不用栽种萱草,也不用担心忘记忧愁。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李坚甫在修建静居别墅时写下的杂感诗。诗中表达了他对清净生活的满足和对烦恼的超然。首句“净居都葺了”,描绘出他已经完全修整好自己的居住环境,这为他的生活带来了宁静;次句“馀地盖斯堂”,说明他还将余下的空间建起了自己的庭院,这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第三句“不用栽萱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