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色绕堤金粉明,湖光浮岸玉烟轻。
风柔日薄恰新霁,正好访春来此行。
和子山陪使君游西湖三绝正月晦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子山陪使君游西湖三绝正月晦日》是宋代画家文同的作品。下面对这首诗进行详细赏析:
- 作者简介:
- 文同,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人,著名画家、诗人。他以擅长画竹闻名于世,被誉为“竹郎”。他的诗作多反映了他对自然的感悟和生活的态度。
诗歌原文:
满眼垂杨照绿波,就中春意延先多。
不将歌管酬佳景,拟奈翠漪堂上何。诗歌翻译:
在满眼杨柳的映衬下,绿色的波涛显得更加生机勃勃;在这美丽的景色中,春天的意境尤为突出。我不唱歌也不吹笛子来赞美这美景,面对这如画的景象,我真是不知该如何是好。诗歌赏析:
- 画面描绘:诗中的“满眼垂杨”不仅指眼前的垂柳,还暗示着春天的到来和万物复苏的景象。“绿波”,则是指湖水或者池塘的绿波荡漾,给人以静谧和谐的感觉。这些细节的描写使得整个场景生动而富有诗意。
- 情感表达:“就中春意延先多”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喜悦和对自然界生命力的赞叹。通过这种情感的表达,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平静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 艺术特色:此诗运用了典型的宋诗手法,如使用比喻(如“就中春意延先多”)、设问(如“我不知该如何是好”)、以及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如“满眼垂杨照绿波”)等,这些都使得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通过对《和子山陪使君游西湖三绝正月晦日》的深入分析,可以看到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作者内心情感的流露,体现了宋代文人的艺术追求和审美情趣。这首诗不仅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也为我们提供了深入了解宋代文化和艺术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