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何首乌丸与友人

此草有奇效,尝闻于习之。
陵阳亦旧产,其地尤所宜。
翠蔓走岩壁,芳丛蔚参差。
下有根如拳,赤白相雄雌。
斸之高秋后,气味乃不亏。
断以苦竹刀,蒸曝凡九为。
夹罗下香屑,石密相和治。
入臼杵万过,盈盘走累累。
日进岂厌屡,初若无所滋。
渐久觉肤革,鲜润如凝脂。
既已须发换,白者无一丝。
耳目固聪明,步履欲走驰。
十年亲友别,忽见皆生疑。
问胡得尔术,容貌曾莫衰。
为之讲灵苗,不为世俗知。
盖以多见贱,蓬藋同一亏。
君如听予服,此语不敢欺。
勿信柳子厚,但夸仙灵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何首乌丸与友人》是宋朝著名文学家文同的代表作品之一。下面将深入探讨这部文学作品的各个方面:

  1. 作者介绍
  • 文同,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等。他是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人。文同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画家,还擅长诗歌创作,被后世誉为“诗画双绝”的代表人物。他的诗画作品在文学史和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1. 作品背景
  • 文同的这首诗《寄何首乌丸与友人》创作于他离开家乡,前往四川等地游学或任职期间。诗中描述的首乌丸是一种据说具有神奇功效的草药,其生长环境、采摘方法以及制作过程都详细叙述。这首诗不仅是对首乌丸这一药材的赞誉,也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自然的崇敬之情。
  1. 作品特点
  • 《寄何首乌丸与友人》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邃的思想感情,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和谐共处的追求。诗中的首乌丸不仅仅是一种物质产品,更是一种寄托着作者情感和理想的象征。首乌丸的生长环境描绘,既体现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也透露出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

文同的《寄何首乌丸与友人》不仅是一首咏物诗,更是一部充满哲理的文学作品。通过对首乌丸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追求。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也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