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寺丞韩君守新安

君家集有陆参序,老笔夸张歙大州。
三百年来非昔比,二千石喜得今侯。
早田已槁曾关念,旧石虽奇不到收。
沃沃桑麻山雨外,归欤氓亦买羸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寺丞韩君守新安》是宋代诗人方岳的作品之一,分别有其一与其二版本。这首诗通过描绘新安的山水之美及其丰富的文化积淀,展现了作者对地方官位的尊重及对其治理下的美好未来的祝愿。

方岳在诗中表达了对方君守新安这一职位的高度赞扬。他认为,这个职位非同一般,能够执掌此职的人必然有着非凡的才能和卓越的政绩。诗中“三百年来非昔比,二千石喜得今侯”这两句,直接称赞了新安这一历史名地的变迁与荣耀。同时,“早田已槁曾关念,旧石虽奇不到收”反映了他对这片土地深沉的情感以及对于过去美好记忆的怀念。

方岳在诗中也表达了对地方官位职责的重视。他提到了牧守(即地方官)的职责不仅仅是管理一方,更是要留下良好的政绩,让后人得以继承和发展。这种观念体现了方岳对于地方官位职责的深刻理解,也体现了他对新安未来发展的美好祝愿。诗中的“诸贤雅欲相俎豆,一念底须多缿筒”表明,方岳认为地方官位不仅是一个职位,更是一个责任的象征,需要官员们以高度的责任意识来履行自己的职责。

《送寺丞韩君守新安》还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诗中的“吾州可但佳山水,薰沐诗书自不同”不仅赞美了新安的山水美景,而且暗示这个地方的文化氛围浓厚,是学习与成长的理想之地。诗中提到的“牧守曾留今相国,郡人况有我文公”则表明,方岳本人也曾在这里留下足迹,并希望新的管理者能延续这种文化传统。

《送寺丞韩君守新安》不仅是一首赞美新安自然风光和文化遗产的诗歌,也是方岳对地方政府职责、文化传承以及个人情怀的一种抒发。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方岳的生活态度、思想情感以及文学成就,同时也能感受到宋代文人对于地方政治和文化发展的独特看法和贡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