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潘宰招不往

投老归欤拙独存,剖瓜亦欲问天孙。
故人有约夜堂醉,老子不禁秋暑袢。
却恐长绳縻日月,政须高枕问乾坤。
北窗风好难为客,未辨冠巾数候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七夕潘宰招不往》是宋代文学家方岳所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将对该诗进行深入的分析和介绍:

  1. 作者介绍
  • 方岳,字子公,号秋壑,南宋诗人、文学理论家。他的诗风以豪放洒脱见长,善于抒发壮志豪情和对自然的感悟。
  1. 诗歌原文
    投老归欤拙独存,剖瓜亦欲问天孙。
    故人有约夜堂醉,老子不禁秋暑袢。
    却恐长绳縻日月,政须高枕问乾坤。
    北窗风好难为客,未辨冠巾数候门。

  2. 诗歌赏析

  • 意境深远:这首诗以七夕为主题,通过描绘诗人与故人的约定,展现了一种超越世俗束缚的高尚情操。诗中“剖瓜亦欲问天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精神的追求,以及对天地间奥秘的好奇。
  • 情感丰富:诗中的“老子不禁秋暑袢”一句,透露出诗人在酷暑中的无奈和辛酸,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坚韧不拔的意志。而“却恐长绳縻日月”,则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1. 写作背景
  •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的生活经历和时代背景有关。方岳作为南宋时期的一位文人,他的作品往往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以及个人的情感体验。
  1. 艺术特色
  • 韵律和谐:诗歌的韵律安排得当,读来朗朗上口,体现了宋代诗歌的音韵美。
  • 意象鲜明:诗中的意象如“长绳”、“秋暑袢”等,都极具画面感,让人仿佛能够感受到诗中所描绘的场景。
  1. 文化意义
  • 传承经典:《七夕潘宰招不往》作为方岳的代表作之一,不仅体现了其个人的艺术成就,也为后人提供了研究宋代诗歌的重要文献资料。
  • 启示思考: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赏析,可以引发读者对人生、时间和宇宙的思考,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精神启迪。

《七夕潘宰招不往》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也是反映宋代社会风貌和文化特色的佳作。方岳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邃的思想内涵,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通过学习这首诗,读者不仅可以领略到诗歌的美,还能从中汲取生活的智慧和力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