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荫

玲珑碧树巧临池,影在窗前作么移。
水墨画图春淡淡,莺花庭院日迟迟。
不妨明月重相忆,怎许浮云浪得知。
一片舞裀攲弱柳,风来时复托腰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春荫》是南宋诗人方岳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情感内涵,在文学史上占据了一席之地。下面将详细解析这首诗的内容及其艺术特色:

  1. 诗歌原文
    玲珑碧树巧临池,影在窗前作么移。
    水墨画图春淡淡,莺花庭院日迟迟。
    不妨明月重相忆,怎许浮云浪得知。
    一片舞裀攲弱柳,风来时复托腰肢。
  2. 艺术特色
  • 方岳的诗歌创作不拘泥于古律形式,而是以意为之,展现了其个性化的艺术风格。这种自由的创作态度使他的诗歌充满了生命力和创新精神。
  • 在《春荫》中,方岳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景物作为意象,如“玲珑碧树”和“莺花庭院”,这些形象不仅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色,还传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 诗歌的语言简洁而富有表现力,每一个词都像是精心雕琢的宝石,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例如,“玲珑碧树”、“影在窗前作么移”等句子,通过细腻的描述,使读者仿佛能够感受到那宁静而美好的春日景象。
  • 诗中的意境深远,既有对春天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如“不妨明月重相忆,怎许浮云浪得知”,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以及对命运无常的感慨。
  1. 文学价值
  • 《春荫》作为方岳的代表作品之一,不仅是对其个人诗歌风格的体现,更是南宋时期文人诗歌创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代表了南宋文人对于自然美和文化传统的继承与发展,展示了宋代诗歌的特色和魅力。
  • 从文学角度来看,《春荫》的语言优美、意象丰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它的出现不仅丰富了宋代诗歌的内容,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1. 影响与评价
  • 《春荫》自问世以来,受到了广泛的赞誉和高度评价。许多学者和评论家认为这首诗是方岳作品中的佳作,无论是从艺术技巧还是从思想内容上都展现了其卓越的才华。
  • 在文学史上,《春荫》被视为方岳诗歌的代表之一,被收录在他的诗集《秋崖集》中,成为后人研究和学习的重要文献。

《春荫》作为一首典型的宋代山水田园诗,不仅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才能,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关推荐